MSCI“三拒”A 股 利空出尽放量上涨

2016-06-16 08:58 华西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MSCI“三拒”A 股利空出尽放量上涨

6月15日消息,MSCI宣布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已经是A股第三次闯关MSCI失败。受这一消息的影响,6月15日早盘,两市跳空低开,随后题材股表现活跃,深成指重回万点关口,创业板大涨近4%。截至收盘,两市放量大涨,2500余股飘红。

证监会:不影响资本市场改革进程

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5点,MSCI在官网上宣布,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回应称,中国证监会对于MSCI明晟公司考虑将A股纳入该指数是同意和支持的,纳入与否是MSCI明晟公司的商业决定。

同时,证监会表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任何没有中国A股的国际指数都是不完整的。此次MSCI明晟公司延迟纳入的决定,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

MSCI:20%的QFII赎回限制最好解除

为何A股再度被MSCI“拒之门外”?MSCI方面表示,A股实际权益拥有权问题圆满解决,但还存以下问题:QFII每月资本赎回不超上年净资产20%的额度限制尚存;中国交易所对涉及A股的金融产品预先审批的限制未解决;QFII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进展、交易所停牌新规仍需时间观察。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认为,针对“预审权反竞争条款”问题有关部门却未作出实质性表态,反竞争条款问题可能是掣肘此次A股纳入的最大主因。解读/

机构:不改A股融入全球市场的大势

对于MSCI再度婉拒A股,中金公司认为,考虑到并不高的预期以及即使纳入可能带来的潜在资金规模以及时间点,暂不纳入的决定对A股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MSCI对A股说不的决定,并不会改变A股融入全球市场的大趋势,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督促中国加快完善A股机制、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与开放的步伐。

同时,在民生证券看来,从短期来看,即便A股纳入MSCI,由于初始比例较低,增量资金也会非常有限;长期随着纳入比例的提升,增量资金总量会增加,但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海外经验来看需8-10年),增量效果也将被大大稀释。

因此,当以平常心看待此次结果,毕竟未来的结局是确定的。未来资本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国内国际市场互联互通将继续加速,A股纳入MSCI是早晚的事,正如我们越来越关注海外市场一样,全球投资者也越来越无法忽视A股的存在。后市/

业内:市场下行空间有限

尽管冲关失败,但A股向来有利空出尽是利好的“股谚”。

在后市表现方面,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认为,事实上,A股周一的大跌已开始反应悲观预期。目前,大盘回到底部区域,下半年市场震荡回升态势不变。瑞银证券表示,和一年前相比,上证综指已经下跌了44%,所以虽然中国股市可能因为该决定而下跌,但下行的空间要有限得多。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低估了本轮部分消费品所呈现的盈利弹性,配置上聚焦两条投资主线。第一,业绩进入长期扩张的“超级周期”,如食品饮料、小家电等;第二,高分红,低估值的蓝筹,银行、非银、电力等。

同时,华泰证券坚定看好金融板块。纳入结果不改变中国金融改革方向,近期民营银行“成立潮”显现,千亿养老金即将入市,资本拥抱大金融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而银行股作为真价值的代表必将受益。今年以来银行股的上涨以及长线资金的流入,并不全是MSCI纳入预期,央企、地方金控及民营资本积极布局银行板块,彰显稳健价值。华西都市报记者白兰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