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迷振荡,保本基金凭借“低风险、承诺保本”的特点成为基金发行市场的主力品种。不过,股市赚钱效应下降与债市绝对收益率下行,也拖累了不少保本基金。其中三成保本基金年内收益为负。那么,保本基金真的可以保本吗?投资者应该如何购买?
□本报记者 刘文静 综合整理
数量
年内已发行62只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是个什么东东?是指在基金产品规定的一个保本周期内,确保投资者可以拿回原始投入的本金。这类基金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既可以保障所投资本金的安全,又可以参与股市上涨的获利,具有特定优势。
据《证券日报》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149只保本基金。而今年以来,截至6月5日,已发行保本基金数量达到62只,高于以往每年发行的保本基金数量。
从保本周期角度看,年内发行的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有缩短的趋势。在今年发行的62只保本基金中,3年保本周期的基金有25只,2.5年保本周期的基金有6只,2年保本周期的基金有30只,1年保本周期的基金1只,也就是说,保本周期为2年的基金占比已达到48.39%,将近半数。而在去年发行的43只保本基金中,保本周期为2年的基金数量为19只,占比为44.49%。
对于保本周期是否越短越好,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较短的保本运作周期尽管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但也会增加净值的波动,对基金长期业绩提升并非好事。
收益
三成保本基金收益为负
今年以来股市赚钱效应下降,且债市绝对收益率下行,致使不少保本基金年内收益告负。不仅如此,部分成立不久的保本基金净值甚至跌破面值。为了尽快提高收益、令净值回到票面以上,这些基金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打响净值“保卫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市场上的149只保本基金中,有52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负,占比达35%。其中,6只基金年内跌幅超过5%,16只基金年内跌幅超过3%。进一步统计可以发现,目前有国泰金鹿保本混合、交银荣祥保本混合、华安新乐享保本、中融融安保本、金鹰保本C等33只基金仍在面值之下,而这些基金大多成立于2015至2016年,保本期限为两年或三年。
有基金分析师指出,保本基金在运行初期往往需要通过投资债券等低风险的产品积累收益,以打造“安全垫”,再通过股票投资来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但是当前债市绝对收益率降低,保本基金积累安全垫的时间将被拉长。同时,年初以来股市赚钱效应下降,基金的操作也会更趋于保守。
市场人士分析,净值跌破一元的保本基金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迅速清仓权益类配置,尽可能高仓位买入信用较佳的债券标的,使净值尽快回到票面以上再进行操作;二是加大权益类配置尽快“翻本”。不过,现在看来这两种做法难度都相当大。前者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收益微薄,后者在目前市场中则更容易加大风险。
解疑
保本基金真能保本吗
保本基金如何保本?业内人士介绍说,主要是“投资组合”的力量。一般来说,保本基金会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固定收入债券,以使基金期限届满时支付投资者的本金,其余少部分资产投资于股票等工具来提高回报潜力。即利用债券、银行存款等安全资产的预期收益和基金前期已实现收益去冲抵股票等风险资产组合潜在的最大亏损,从而实现本金保全。
想要享受保本基金的保本特权,就要遵守保本基金定下的规则:在认购期内买入并持有到运作周期结束,分开看就是两大规则,第一,在认购期购买,而非“抄底”介入;第二,持有到保本期结束,不能中间赎回。
最近随着市场下跌,已有20只保本基金纷纷跌破面值。部分投资者认为抄底时机来临,此时买入,等周期运作结束后净值肯定会回到1元面值以上,岂不是稳赚不赔?基金界人士表示,此时“抄底”并非无风险投资,因为基金公司为了给承诺保本的客户保本,在保本周期结束后,会对在认购期内认购的客户免收赎回费,但是中途申购的客户不能享受保本承诺,就需要扣除相关手续费,因此,这部分客户想套取净值线至本金之间的差额,就要考虑到费用了。
“实际上,在保本基金净值跌破0.95元之后,为了垒回一元的净值,基金管理人会卖出所有股票仓位,仅依靠债券票息的收益会非常少,这样对套利的投资者而言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直接购买中长期债券基金。”这位业内人士说。
建议
如何投资保本基金
1、选择好的基金经理。要看基金经理的类型是否稳健。
2、不要提前赎回。如果你已经购买了保本基金,不要轻易赎回,必须持有到期。因为保本基金的收益往往在保本周期的中后阶段逐渐显现,前期只是积累“安全垫”的过程。
3、拉长投资周期。目前保本周期以1年到3年为主,尽量选择3年周期,会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收益。如果保本周期太短的话,基金经理会更多的布局在债券上,这样收益率会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