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型到高收入国家,只有畅想可不行

2016-06-13 09:10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12日,权威媒体刊登社科院专家文章称,再过六七年,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将无悬念,预计从2024年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此文一出,舆论甚是沸腾,考虑到中国经济近两三年的艰难稳增长,人们尽管为之鼓舞,也不免心存谨慎。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谨慎。稍早前,权威人士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就能过去的”。一边是至今胶着的L型中国经济,一边是2024年高收入国家的增长预期,中间这几年如果没有改革上的“炸裂”,实在是很“烧脑”的畅想。

按照世行2012年的标准,中等收入上限是人均GDP达到12615美元。截至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说实话,贵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保持着6%以上的增长率,中国经济即使不搞创新不搞供给侧,就凭着增长的惯性,就凭着全要素资源的厚度,人均GDP撞线12615美元也能如愿。但我们心里都有数,这样的增长是竭泽而渔,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是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对表这样的目标,也就是2万-3万美元的人均GDP,我们除非依靠创新,别无实现的可能。

上述文章对于增长总结了三条经验,包括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这三条经验基本是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共识。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胜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创新驱动则相对不足。因为创新是个易碎品,娇生惯养,需要精细的市场环境,而非粗砺的市场环境,需要清晰切割的产权、明白无误的法治、有限的政府权力,而这在短时间内难以质变。中国经济的最大短板和风险,就在于创新能否全面接班。

我们当然不应妄自菲薄,在创新上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并非一无是处。我们有BAT,有华为,有高铁,但无论是从数据上还是从感受上,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1.2万亿元人民币,因为我们个性化、创新型的供给不够,所以消费者就行使“用脚投票”的权利。

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2024年成为高收入国家的畅想如果不愿成为空想,就不能没有“一番寒彻骨”的改革,真正将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消费型和创新型,特别是在今年泡沫和地王爆发的背景下,更是时不我待。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依靠丰富的资源和低廉成本取得一时风骚,但比拼到最后不掉队伍、不掉陷阱,靠的就是制度竞争力。这个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和不断降低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充满韧性。中国经济长达近40年的快速增长,是不断释放的制度改革红利做支撑,未来仍需如此,并需要更多。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