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端午节还有一天,不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都争相开辟促销专区,推销各种端午粽。日前有消费者因网购了“私房粽”而发生消费纠纷。因为生产条件、产品质量等达标情况成疑,广州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对购买“私房粽”要慎之又慎。
随着节日气氛的日渐浓厚,网上推出各类端午粽子。从馅料上看,有咸肉粽、豆沙粽;从包装上看,有精美的礼盒,也有简易的散装品;从销售方式上看,除了传统售卖方式,还有各种方便提取、价格优惠的粽子券;从宣传模式上看,有些卖家打着“家庭手工自制粽”“农家粽”“私房粽”的旗号招徕顾客。
投诉者张先生在浏览网页时,看到某网店促销“私房粽”,图片诱人,价格优惠,每个粽子仅售6元。在此种宣传攻势下,张先生立刻下单购买了10个“私房粽”。收货后才发现“私房粽”的外包装上只标注了净含量、产地和包装方式(新鲜散装),但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食品添加剂等项目均为空白,食品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张先生因此非常后悔,原本是图便宜,现在却担心粽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不敢食用,希望能退货拿回60元。
广州消委会人士介绍,近年来,“自制食品”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兴趣,但有些商家用简单的工具制作食品并自行包装出售,由于生产场所、经营条件都达不到卫生部门的许可条件,产品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针对此类纠纷,建议消费者:一是务必到正规的、经过批准、核准的食品经营网站、网店购买粽子;二是购买前,要多参考其他买家的评价,并询问卖家食品包装上是否有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如果标识缺失,则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