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爱卿、董倩等大咖说:来自京交会的声音

2016-06-01 15:16 中国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历时5天的第四届京交会已经进入尾声,作为一个国际性综合服务平台,今年京交会举办了百余场论坛,来自服务贸易最前沿的声音从这里发出。其中体育、文化、会展等主题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最关注的内容,这些板块都说了什么,小奥整理如下。

体育篇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

北京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服务体系

北京市体育局借助京交会的高端平台,推出了体育服务贸易大会及相关活动,在前三届成功实现了40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冰雪运动冰雪体育产业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为了推进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助力冬奥,2016年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及七项配套规划,明确了北京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体育产业的目标。

加拿大自由滑雪协会主席Bruce Robinson:

专家要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备中

加拿大是三届冬奥会的主办国,为加拿大留下很多遗产,包括运动设施和场馆。在筹备冬奥会过程中,专家参与很重要,他们能在技术方面能够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这也是加拿大在越野项目、高山项目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的成功的一个条件。

原北京2022冬奥申委总体策划及法律事务部副部长易建东:

冬奥带动的冰雪热已不单是体育界的事

青少年运动不足,青少年精神疾患增加,甚至青少年未老先衰和慢性病多发是国际共性问题,冬季冰雪运动的场景有助于打破目前中国青少年众多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讲冰雪运动不仅仅是体育界滑雪界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

呼吁政府社会各界,包括国际专家,共同把中国冰雪产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好,打造好中国的冰雪文化体系,这样的话3亿人参加冰雪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北京冬奥会的目标也完全可以实现。

乐视体育副总裁金航:

赛事价值正被市场重新估值

去年中超联赛版权卖出5年80亿人民币,这个价格引起整个体育产业界的振动,说明赛事本身的价值被市场重新进行了估值,这个价值来自市场对它的判断。

乐视打造足球全产业链,2018年到2021年这三年,将和体奥动力一起对中超版权赛事播放进行新的开发和运营,这中间将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刚:

通州正筹划四大赛事

北京市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城市,承接并且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大赛,每年都会有顶级的赛事上演。2012年通州区被确定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正在筹画四类赛事。

一个是冰球赛事,明后年将筹备一个京津冀校际冰球联赛,邀请三地的中小学组队参赛。第二个是自行车公路赛,计划今年11月与廊坊天津武清区联合设计合适的路线,举办运河绿道骑游。第三个赛事是女子半程马拉松,满足女性参赛者的需求,计划明年6月份举办。第四个是京津冀青少年三大球联赛,包括足球、排球、篮球,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比赛平台。

文化篇

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

文化贸易呈现跨界融合趋势

文化贸易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产品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间及创新能力的竞争。近几年以游戏、动漫和网络小说为题材改编而成的影视剧、IP剧的兴起,就是文化产业跨界的范例。《琅琊榜》等一系列优秀的IP剧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欢迎,而且远销海外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中国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也开始涉足文化产业,并积极开展海外并购,文化贸易及融资呈现出明显的跨界融合趋势。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邱丽新:

逆势上扬,文化贸易开局良好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邱丽新(裴超 摄)

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开局良好,今年一季度在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的严峻形势下,出现了增长,进出口增长达到了63.6亿美元,出口是909亿元人民币,实现了贸易顺差738.2亿元人民币,文化总出口占总比重从7%提高到23%。

央视主持人董倩:

文化艺术品价值和国力相关

文化艺术品的价值一定是和国力以及国家的国际形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国家强,附加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包括艺术品。为什么西方的名画是主流,为什么我们的画就卖不出那样的价钱,是我们的价值观没有被别人认可,说到底是就是我们的文化如何被别人认可。我认为,文化创新靠两方面:一个是代代传承,一个是相互交往。

会展篇

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业务四处胡汉铭

2015年,我国展览业发展稳中有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境内展览规模再创新高,2015年,展览总面积超过1.1亿平方米,为经济增长和带动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群。三是展会专业化显著,几乎覆盖国民经济的全部95个大类。四是境外办展项目稳中有升,境外办展快速发展。五是展会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经国际展览业协会等专业机构认证的中国展会不断增多。第六是展会场馆建设方兴未艾,我国已建成展馆总面积将近900万平方米,在建超过180万平方米。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潘建军:

展览进入新的建设高峰

前几年展览馆的增长基本在二三线城市,之后待建、在建展会的发掘在上海、广东、深圳、北京这些城市了。如今,一线城市展览建设进入了新高峰。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会展场馆大量增长。一线城市的扩展与二线城市不同,对会展业的影响更大。整个市场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对展览公司来说,这既是个机会也是挑战。

澳大利亚皇家农业协会CEO马克:

澳大利亚展会促进其它支柱产业

展会是澳大利亚的重要产业,2014年举办了3700多场展会,直接产生了280亿美元的花费,并且产生了179236个职位。以墨尔本秀为例,这是维多利亚州标志性的展会,已经连续举行了165年,每年吸引250万人,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场展会不仅提升农业食品和食品人才的引进,还促进旅游,并且对其他的支柱产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慰平:

展览业,网络VS实体,哪个更环保?

网络冲击着实体业的展览,但在信息交流对称性上,实体更有效,也更环保。通过网络,一天可以打100个电话,但是100个电话有可能只有1个电话是对你感兴趣的。发e-mail也是一样的,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因为你占据了流量。展览会虽然传统,但是买家可以主动找到你。只要你的展品好,有吸引力,走到你展位里的人一定是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人,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