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培养孩子“贴合实际的雄心”

2016-05-30 19:26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

孩子追求优秀当然没有不好,但是我们要给予适当的引导。那些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把自己对优越的追求转化为对发展有用的动力,他们试图取悦老师和家长,并且很注重和周围朋友的交流,从而发展成为一个正常的学生。

还有一些孩子追求优越的途径有些奇怪,但是这点通常被人忽视。因为我们习惯把雄心当做一种美德,并且把这种“美德”教育给孩子,让他们雄心满满,并督促孩子为这个雄心多努力。这其实是一种盲目教育。孩子有雄心是很好,但是过分的雄心会妨碍孩子的正常发展,雄心太大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紧张感。如果他们受到自己膨胀的雄心驱使,总想在学校名列前茅而把自己的精力过分集中在成绩上,不仅家长心里不舒服,孩子的身心也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

如果一个孩子仅仅把自己的目标放在超越别人上,那么他的生活将会非常局限。有个孩子从小就十分聪明,她的妈妈也常常跟她说,一定要做同学中成绩最好的,于是孩子醒来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下妈妈准备好的牛奶,然后起身学习,放学后被父母接回家也是如此。当她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少年班时全家人都高兴得为她欢呼,接下来就传来消息:学校因为这个女孩生活不能自理建议她回家再上一年高中,顺便让家长培养她的自理能力。这当然不算极端的例子,我们要不时地提醒他们不要完全把时间放在书本上,要经常出去走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多与同伴玩耍,顺便再关注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样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结合起来,身心才能同步发展。

过分培养孩子的雄心还会造成在同一个班级的两个学生暗中较劲的情况。如果有机会对此进行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两个相互竞争和较劲的孩子会喜欢相互之间争来争去。竞争到一定程度,他们还会表现出既妒忌又羡慕的性格,直到长大也还是会和别人斤斤计较。当其他人处于领先位置时,他们就开始有头疼、胃疼之类的毛病;当其他的孩子受到赞扬时,他们会愤怒地走开。当然,他们也从不会称赞别人。这真的是一种极端的表现。

孩子的雄心一旦歪曲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还会表现为不能和周围的孩子友好相处,我们注意到这类孩子在玩游戏时,总想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也不愿意遵守一般的游戏规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会不到乐趣,并以高傲的态度对待同学。跟同学的任何接触,都会让他们心里不愉快。因为在他们心里总会觉得,跟同学接触越多,他们的地位就越不安全。这种类型的孩子对自己的成功从来没有信心。当他们感到自己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之中时,他们很可能会方寸大乱、不知所措。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