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6月,天气变热,雨水增多,湿热邪气容易乘虚而入。当湿与热“纠结”在体内,就会表现出很多湿热方面的症状,如四肢酸懒、身重而痛、脾胃不合、头晕恶心等。如果不及时加以调理,就易患皮肤、泌尿生殖、肝胆系统一类的疾病。那么出现湿热,我们应该如何缓解呢?一起来跟着中医专家学学祛湿热的妙招吧。
艾灸
艾灸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天然和绿色的养生方法。药书《神农本草经》指出:“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燃烧后的艾叶发出芳香气味,经鼻吸入,通畅气管,泌润心肺,辛温走窜渗透肌肉深层,使气机通调,激发人体正气。通过艾炙,可引邪外出、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从而达到调理体质,养生保健的效果。在这里提醒大家,艾灸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
泡脚
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自古民间就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炎炎夏日,湿邪热气来袭,热水泡脚不失为一种不错的保健养生方法,不仅祛湿热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保养也有一定好处。泡脚时水温应在40℃为宜,但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拔罐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排毒泻热、解除疲劳等作用。同样,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调理。
按摩穴位
经常按摩以下3个穴位对驱除体内湿热效果最好。中医认为,正确按压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大拇指垂直向下按压穴位,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分钟即可。
另外,搭配按摩合谷穴和鱼际穴,共同作用下可起到清热利湿、活血理气的作用。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按摩时用力适度,以有酸胀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