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歧视”灵活多变 求职常遇“生二孩”拷问

2016-05-24 09:35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求职常遇“生二孩”拷问

“从3月份到现在,跑了4场招聘会了。就因为我刚结婚,还没有生小孩,有三四个单位初试就没戏了,还有两个单位进入面试,最后对方也都选择了男生。”29岁的林小姐跳槽后遭遇求职难,“这几个单位没有一个明确说只限男性,但真正招聘时却把女性拒之门外。”

金陵晚报记者在南京近期举办的几场招聘会中发现,不少女性求职者都遭遇了用人单位“是否近期有育人计划”“是否生育二孩”的拷问,求职遭遇隐形歧视。

亲历

女性求职被问育人计划

二胎政策早已落地。同时根据3月底江苏修订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统一延长产假,不管生一孩还是二孩,产假都是128天。

上周六,记者陪着林小姐来到南京人才大厦举办的一场高校毕业生综合性招聘会。几百家公司在现场招聘,提供岗位600多个。

记者粗粗扫了一遍,没有一个岗位的招聘要求上写着“只限男生”的要求,但当求职时女性明显没有男性受欢迎。在一家招聘运营经理的公司前,林小姐和招聘人员聊了没几句,就被对方问“你孩子多大了?”当得知林小姐已婚未育,对方就面露难色。在一个招聘文案的公司前,林小姐应记者要求声称小孩已经2岁,对方仍然追问“有没有生育二孩的计划。”这家公司的招聘人员坦言,“我们原来的文案怀孕7个月了,所以急需招聘新人,没想到刚招进来的人还没开始用就要怀孕生娃。”

最近一家人才网站针对“全面二孩”实施背景下的女性就业问题,对五百家招聘企业和五千名求职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数据显示:41.2%的受访女性求职过程中,会被问及“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打算要二孩吗?”

调查

“隐形歧视”灵活多变

不过,除了一些特殊岗位,现在越来越少的公司会在招聘要求中明确写明“只限男性”,“因为这样容易陷入性别歧视纠纷,曾经就有41家企业仅招男性遭举报。”一家公司的人员告诉记者,所以,现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逐渐由“招聘公告”转向“幕后”, 比如“拒收或不看女性简历”“不给女性笔试、面试机会”“不给女性复试机会”或“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等。

求职者发现“中招”后,无论从监管到举证都无从下手。举证往往只能采取录音、录像的方式。

社会人士也指出,女职工婚假、产假确实会给所在的企业增加成本。所以,为了减少女性就业歧视,他建议政府建立相应的机制帮企业化解掉这一成本,比如体现在税前扣除或者出台相关政策化解掉这方面的压力。

另外,推动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这样女性在生育时,可以通过生育保险来支付部分产假工资,减轻用人单位负担。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钱建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