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有望迎来利好措施。有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前日向记者透露,多个监管部门在对新政的效果及影响进行了新一轮调研后,此前跨境商品进口“通关单”的硬性要求将获近一年的缓冲期。若上述业内的消息确切,对消费者而言,至少一年内将能继续在跨境电商平台以新政前的速度买到国外最新流行的跨境商品。不过,也有分析指出,在宏观大背景下,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依然存在发展隐忧。
综合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
通关单获“缓冲期”
按照跨境电商新政规定,4月8日以后发运的商品,必须按照一般贸易要求提供通关单,化妆品、保健品等商品还须在国家食药监总局注册备案。在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看来,正是因为无法提供“通关单”所需的资质、单据证明,导致大量商品无法进口。
“通关单”是指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涉及法检的货物,需要向国检部门报检,填报《入境货物报检单》。完成报检后,国检部门出具通关单,再向海关进行报关。在2015年版本《检验检疫法检目录》中,进境需要法检的类目有4562个,而跨境进口电商两批清单1293个类目中,99%以上需要法检。
专注于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广东卓志副总裁李金玲之前向记者坦言,要通关单即意味着跨境电商进口模式需要按照一般贸易进口的要求来做,但由于跨境的电商企业供应渠道较为复杂和分散,很多商品无法入关,也就无法补充存货。此后,虽政策放松,确定4月8日以前的在库商品、在途商品均可按照老规定执行,但李金玲当时还是预计跨境电商不敢大幅甩卖,因为卖光就没货了。
“我们得到的消息是政策已经出炉,但可能还没有到各个海关。10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通关单暂缓实施一年,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李金玲说。
正面清单有望扩容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新一批的正面清单也有望出台,届时跨境电商可销售的产品范围将更广。“跨境电商此前销售的主流产品基本得以涵盖,影响减小。”该人士说。4月8日以来,相关部门先后公布了两批进口“正面清单”,根据正面清单,跨境电商按照跨境电商的税制来进口的商品共有1293个8位税号,其他商品则需按行邮或一般贸易进口。
某大型跨境电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松绑”后正面清单只执行品类要求,对于化妆品和保健品等备注要求(即首次进口商品需注册或备案等),将暂停实施。不过另一名跨境电商人士则称,首次进口化妆品的要求还在,但相关审批将下放到地方,而且审批速度也将加快。
税改政策继续实施
至于消费者关心的税率问题,则未在本轮调整范围。换句话说,4月8日启动的跨境电商进口新政中,最核心的一条——不再按行邮税计征,取消免征,改征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的政策,仍会继续实施。
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确实有必要通过缓冲期让市场逐步适应新政。
多个跨境电商企业均表示,由于在落地过程中稍显仓促,引发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订单大幅下滑、断货严重等现象。一些前期进入的资本机构也都在新政实施前后退出了市场,导致一些初创企业因资金断裂而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业内人士对记者预计,今年下半年一批中小型的跨境电商企业或将要退出市场。
不过,网易考拉表示,今年的销售目标为100亿元。“新政的出台,虽然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挑战,但是政策收紧对灰色企业是打击,对于正规企业来说反而是好事。”该相关人士认为。
■新闻链接
新政实施月余
海淘单量锐减
跨境电商新政实施月余,与商品涨价相比,即将断货或许是跨境电商平台眼下面临的最大难题。据报道,新政实施以来,聚美优品整体出区量和订单量下降幅度都在60%左右。蜜芽宝贝、网易考拉等区内企业的出区单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网易考拉为例,其4月8日至4月11日的出区单量为2.31万包,参照新政前平均业务量,订单下降比例达到47%。
据某电商平台负责人透露,在税改新政落地后,各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进口单量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降,以做得最好的郑州综试区为例,进口单量比新政之前直接下降70%。
据记者了解,在税改新政实施后,越来越多跨境电商开始重视海外直邮业务,通过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改善消费体验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唯品国际”就推出了“五大信赖升级战略”,其中重点就是在物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