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热潮兴起 你的私人健身教练真的够格吗?

2016-05-23 10:58 海南特区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你的私人健身教练真的够格吗?

海口市民在健身房锻炼

近年来,健身热潮兴起,健身馆在海口、三亚等城市遍地开花。然而,随着健身馆会员成倍增长,一些健身教练尤其是“私人教练”专业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也凸显出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只有200多名持有健身教练员国家职业资格证(国职证书)的健身教练,而健身教练从业人员保守估计有一两千人。在健身馆的日常运营中,因教练指导不当造成会员伤残甚至死亡的事情,偶有发生,健身行业亟待规范。

海口市民:7500元的私教课,练俩月没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健美的追求标准不断提升,平板支撑、马甲线、A4腰,先后成为社交网上的热议话题。越来越多人选择在下班时间,通过健身锻炼释放工作压力,强健体魄,然而钱花出去了,健身的效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

“听健身馆的工作人员推荐,说他们有私人教练,可以教授增肌、提高免疫力的项目,就交了钱。”在海口工作的邱先生身高1.65cm,今年3月份,单位安排去进行职工体检,体检医生告诉他,他体型偏瘦,肺活量很差,建议他多锻炼身体。3月中旬,邱先生来到海口蓝天路的一家健身馆本来想办一张健身年卡,最后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交了7500元,报了一个私人教练健身项目。做完测试后,教练建议他主攻“增肌”、“提高免疫力”两个项目。经过两个月的训练,邱先生发现,健身的效果并不明显,体重没有明显变化,身体线条也没有显现。“感觉这几千块钱是打水漂了。”邱先生回忆说,刚报名的时候,他提出要求看教练员证书,教练说证书给公司收走了,不在他手上,后来就没再问了。

记者走访:部分私人教练未受过专业培训

记者在海口各大健身馆走访调查时发现,健身馆内的教练一般都有私人教练和非私人教练两种,非私人教练外场指导会员进行健身锻炼,而私人教练则是“一对多”,每个教练指导2至10名左右会员。请“私人教练”指导的会员,大多有着“塑形”、“减肥”、“术后康复”等明确的健身目标,因此需要教练进行专业指导,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甚至饮食计划。因为部分“私人教练”本身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所以教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在南海大道的一家健身馆,记者以健身市民身份进行咨询,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以在他们这里办理会员卡(年卡),如果想短期内出来效果,也可以考虑“私人教练”课程。过了一会儿,一名穿着黑色背心自称姓熊的私人教练,开始向记者销售“私教课程”。他先是给记者看了一本培训课程计划,称每个跟着他学的会员,他都会“量身订制”课程。“看你的身材,可以报名参加增肌的课程,大概需要3个月时间就可以出来效果。”熊教练说,每周上三次课,三个月大概要50个课时,需要交费9000元。如果真想来,可以向店长申请再送10个课时。

看到记者有些犹豫,熊教练跑回办公室,拿来了一本获奖证书,记者发现这是文体部门组织的一项健美比赛的获奖证书。记者提出教练员证可不可以看一下,熊教练说,他们的教练员证统一上交公司了,看不了。

业内人士: 教练指导不当致人伤残时有发生

记者调查发现,海口各健身馆的“私教课程”一般按课时计费,一个课时收费在300元左右,最常见的3个月到半年的“私教课程”,花费在6000元到1万多元不等。随着健身行业的“膨胀式”的增长,私人教练指导不当导致会员伤残甚至死亡的案例,也偶有发生。

胡亮(化名)是海口一家连锁健身馆的资深教练,对于近几年海南健身行业的发展,他颇有感慨。“现在有证的健身教练全国都缺,私人教练指导不当,造成会员伤残的事情,经常听到。”胡亮介绍,锻炼时出现损伤,主要是膝盖半月板损伤、跟腱损伤、腰部拉伤等问题比较常见,在海口的健身馆内,出现过会员在跑步机上运动量过大猝死的事件,也出现过会员抬升杠铃时出现猝死的事件。

胡亮说,虽然会员锻炼出现伤残甚至死亡,不能把全部责任都归咎于私教没有证,但如果私人教练都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这一类的问题就会减少。

健身馆: 有国职证书易被录用,更看重教学水平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健身馆的私人教练,不仅要指导会员锻炼,还有一定的销售任务。

海口龙昆南路一家健身馆的王店长介绍,一般健身馆招聘教练时,会看应聘者有没有教练员国家职业资格证,有证的更容易被录用,但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一个教练员的水平高低,并不能完全凭证书判断,有证书并不一定代表水平就高。“我们更看重实际的教学水平、与会员沟通能力等方面。” 王店长说,健身馆内的很多器械,其实很多会员自己也会使用,他们一般会在会员刚来的时候,要求教练多进行指导。此外,一个私教的水平更多体现在术后康复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比如有会员报了术后康复的私教课程,作为管理者他会安排证件更齐全、专业素质更过硬的教练进行指导。“指导术后康复,不仅要求有教练员证,还可能要求教练有营养师证等其他证件。”

管理部门: 我省仅200余人有证 下月将开展“巡查”

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吴副站长向记者介绍,我省2013年开始进行健身教练员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目前全省通过考试持证的人员在200多人左右,持证率偏低。 “为进一步规范健身行业,服务全面健身,接下来我们会联合文体执法部门进行巡查,增强健身教练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意识。”吴副站长说,下个月,鉴定站将联合执法部门对健身馆进行巡查,宣传健身教练持证上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消费者健身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走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