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称投票是愚弄消费者
一些企业不仅拒绝参与排名投票,同时也痛斥该网站的投票活动完全是对消费者的愚弄。
宗申表示,“鉴于该网站发起的这次活动未经国家或者地方任何机关或行业组织的批准与授权,我们认为该网站发起的这次活动没有任何公信力、权威性,其排名活动也不具备合法性。该网站漏洞百出,入选的部分品牌(哈雷、川崎、雅马哈、标致)根本就不是中国品牌,还有一些非摩托车品牌也被加入这个排名”。
“我们认为,本活动的实施规则失去了公平、真实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昭然若揭;选定目标对象设定投票条件,妄图逼迫企业支付费用,显然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愚弄”,隆鑫声明称,一旦付费,企业将被组织方所“绑架”,将失去应有的“气节”。“作为一个诚实守信、负责任的企业,我们乐意参加自主自愿公平竞争的活动,但绝不参与并非以实力、品质说话、弄虚作假的排名。”
隆鑫还表示,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可信赖的产品声誉是要通过企业品质、社会责任、诚信、过硬的产品品质、优质的服务质量等来打造的,而效菘公司在不具有任何资质的情况下通过随意发起所谓的“行业十大品牌”的全国性排名投票来从中非法渔利行为,是严重扰乱行业市场秩序的行为,也严重违反了国家工商管理局等部委关于明令禁止企业乱排名乱排序等规范性法规,是对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极大愚弄。
行业协会批其渔利本质
据了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也发布了“关于不建议参加效菘世纪(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摩托车十大品牌排行’网络活动的通告”。通告称,协会接到多个会员单位举报,对效菘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提出异议,协会对效菘公司及其发起的品牌排名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公司只是一家私人网络公司,不具备摩托车行业相关经验,它在网络上组织了200多个不同行业及产品的评选,未获得任何国家或地方机关单位及组织的批准或授权,结果不具任何公信力、权威性及专业性,只是通过排名活动向企业收取利益,从中渔利。
彩虹集团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家庭卫生杀虫制品专业委员会于今年3月向各企业发布的“关于‘品牌排行网’就‘中国驱蚊用品十大品牌排行’情况说明”,提醒企业不要上当受骗。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下称坚果协会)此前也发声明表示,效菘自行举办的“中国坚果十大品牌排行”消费者投票活动是对消费者的误导。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评选一段时间后收取不合理的费用,到那时候前十名或著名品牌进退两难,基本上就沦为金钱交易,而且雇佣水军刷票,食品安全完全成了儿戏,所以这种评选毫无意义。
“作为行业协会,不会组织、也不会参与社会网络海选的事”。坚果协会声明表示,这种拉票海选背离食品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与标准,实在是不足取,而且还会误导消费者。
有协会称已举报到政府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家庭卫生杀虫制品专业委员会不仅向企业发布了提醒声明,同时还于今年2月向工信部网安局举报,就“中国驱蚊用品十大品牌排行”提出质疑。
该举报函表示,协会认为效菘网站的所谓投票排名名次颠三倒四,极其混乱,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规模企业居然排名靠前,而一些经营状况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管理又规范的企业却未被列入,凡是熟悉业内情况的人一眼就明了,这种评比毫无价值,完全是受利益操控。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对这种扰乱市场公平竞争、欺骗消费者,不择手段、巧立名目,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予以制止,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
□调查
效菘到底是家什么公司
这家举办网络投票的效菘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呢?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家庭卫生杀虫制品专业委员会表示:“经深入查证,‘品牌排行网’的幕后公司是效菘世纪(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在北京六环外注册。”“该公司实际的工商注册名字是效菘世纪(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而网上的名字是‘品牌排行网’,两者不符,其目的是为了逃避监管。该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多次被网民举报。”
记者查询北京工商企业信息了解到,效菘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推广服务;软件开发;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活动;礼仪服务;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企业策划等。其经营范围并未包括品牌网络评选。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经理均为田静,监事商立然。投资人则是商立然和王坤。
记者辗转联系该公司未果,后查询到效菘公司在北京工商企业信息登记系统上留的手机号码,然而多次拨打均未接通,要么电话忙音,要么无人接听。
各类“排行榜”鱼龙混杂
记者根据效菘网站公布的一些榜单随机查询一些所谓进入中国行业十大品牌的企业官网,不少企业都将该网站颁发的证书作为企业的荣誉资质之一进行公示。
其实,除了效菘网站发起的中国十大品牌投票,百度搜索“十大品牌评比”,可以发现种类繁多的类似评比,同时百度百科还有专门针对“十大品牌”评选泛滥的解释。
记者走访了一些小商品及建材市场发现,不少商家都会公布产品获得的“荣誉”:“中国木地板十大品牌”“中国木门十大品牌”“中国点钞机十大品牌”“中国智能锁十大品牌”……不仅品牌排行榜数不胜数,颁发这些荣誉的机构也是五花八门,有“衣柜协会”“陶瓷展览组委会”“建筑材料联合会”……这些机构大都冠以“中字头”,但其可信度却无从得知。
一家知名企业老总近日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张短信截屏照片显示,一家自称专业做代理投票的XX网络公司向该企业老总表示,在“首届中国X行业XX奖”评选活动中,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得到想要的名次,其中网络类别开价2万、前三名1.5万、前五名1万。
国家对品牌评选早有规范
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评定,早在2007年,商务部印发的《商务领域品牌评定与保护办法》(试行)就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机收取参评企业任何费用或者开展盈利性活动。
另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也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虚假宣传。
针对目前品牌评比过多、过滥、暗箱操作等问题,两年前就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表示将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整治。国家工商总局正在研究对相关商标、品牌排行榜进行规范,并借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掌握市场主体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资源优势,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
然而,直到如今,市场上各种谋取私利的评比仍然屡见不鲜。
□律师说法
涉嫌双重连环欺诈
“就是国家机构也不能对品牌进行乱评比”,北京律师协会副会长邱宝昌表示,进行投票评选活动的主办方其自身业务要与评选相关才可以,如果任何个人注册一个公司都可以进行行业评比,那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
“以评比为名变相收取钱财,其实是涉嫌欺诈的,相关部门可以调查处理”,邱宝昌表示,如果企业拿着这个评比去宣传,无论是挂在自身网站上,还是在广告语中用了这个没有任何公信力的评比结果,都是欺诈广告,严重误导消费者。
“另一方面,其实企业也心知肚明这个评比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但是企业又需要这个招揽顾客的证牌,于是愿意花钱‘购买’”,邱宝昌表示,然后企业再利用所谓的虚假评比结果去招摇撞骗,这是欺诈公众。“其实,企业买这些‘荣誉’所花费的钱财,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京华时报财经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