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脑损伤,事后补觉或亦无济于事。
神经系统研究人员用小白鼠做实验,参照倒班工人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份睡眠时间表。他们让小白鼠打盹,然后短时间或长时间内弄醒它们。研究人员随后检查这些小白鼠的大脑,尤其是检查一束关联意识和认知功能的神经细胞“蓝斑”。结果发现,这些老鼠损失大约25%的神经细胞。
研究人员解释道,当小白鼠稍有睡眠不足时,那些神经细胞会作出反应,但如果缺觉成为习惯,神经细胞的反应会关闭,经历几天“倒班”睡眠后,细胞开始加速死亡。
因此,长期缺觉会损害脑力,可能导致永久脑损伤。这一发现尚属首次,先前没人会真的以为睡眠不足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摘自《家庭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