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2016-05-20 18:24 燕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睡眠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与人体内胰岛素关系密切。胰岛素由胰腺的胰岛β细胞分泌,是人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可您知道么?患糖尿病与睡眠时间长短有关,睡眠时间过长、过短都会怎加糖尿病发病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与睡眠的关系。

睡眠不足

可能损害人体血糖调节能力

长期睡眠不足可引发一系列负性生理改变,如交感神经兴奋、应激系统启动,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美国研究人员曾对两组20多岁的健康人群进行过研究,其中一组先连续5天每晚睡不足5个小时,然后再连续5天每晚睡多达9个小时;另一组顺序相反。血液检测发现,无论是哪一组人,每晚睡5个小时都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损害血糖调节能力。研究还发现,将睡眠时间调整回9小时后,被研究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又恢复正常。

睡眠不足,会破坏人体生物钟,当人们早起时生物钟还处于夜间,体内促进睡眠的褪黑激素还处于很高的水平。此时,如果不睡而是进食,身体为了保持血糖正常,便不得不释放更多胰岛素,长期下去人体将不能承受,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一旦胰岛素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人体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高血糖是最主要的标志。如果胰岛素敏感性长期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睡眠时间过长

也会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相反,睡眠时间过长,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比睡眠不足的危害更大。其中危害之一就是可引发糖尿病等问题。

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迄今为止,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清楚。糖尿病的发生,遗传缺陷是内在因素,同时与很多外部因素有关,如肥胖、体力活动不足等都是糖尿病发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其中肥胖、超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而导致肥胖、超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长期睡眠时间不规律。

睡眠时间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呈U字形曲线,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有研究显示,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睡眠者(7—8小时)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那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

睡眠时间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只包括规律的饮食和积极的运动,还应注意一天的睡眠时间。对此,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好不要熬夜和睡懒觉。那究竟每天睡多长时间才有利于健康呢?对于成年人来说,正常的睡眠时间是6—8小时,老年人在这个标准上再减少1—2个小时,青少年可以增加1—2小时。对于婴幼儿来说,睡眠时间则需要更长。当然,睡眠时间多少最健康,还需要依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