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于亚军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肥胖不仅造成体态笨重,活动不便,心理障碍,同时会在衣食住行花费上有所增加,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劳动力,并易受到外伤。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肥胖?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得知,肥胖的判断标准是根据体重指数来体现的,体重指数缩写为(BMI),体重指数(BMI)=个体的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该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BMI的正常范围是18.5至23.9;BMI在24至27.9之间的为超重;BMI≥28者为肥胖;BMI在50至69.9之间为超胖;BMI大于70者为极胖。
据内蒙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举介绍:“肥胖已经被认定为一种慢性疾病,可通过饮食和运动来预防,在饮食方面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食谱,并做到饮食有规律。合理安排食谱应做到以下几点: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等。另外,应经常进行适合自己体力的活动和锻炼。各种体力活动都能使热能消耗增加,活动强度越大,热能消耗越多。体育锻炼不仅能预防肥胖,而且能使肌肉发达,有益于健康。有肥胖症的人群,更需要从饮食和运动上来抑制肥胖及减轻体重,必要时可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