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人人都会。但在散步过程中,身体有什么变化,一般人就不清楚了。
据美国《预防》杂志网站报道,散步一小时,在不同的时间段,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1至5分钟
刚开始1至5分钟,迈出的几步会引发细胞释放出生成能量的化学物质,从而为散步提供能量。此时,心率达到每分钟70至100次,血流量增加,肌肉得到预热。关节的僵硬度开始减弱,并释放出润滑液,让人更容易移动身体。
在这5分钟里,人体每分钟燃烧5千卡的热量。同时,为支持运动,身体开始从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存储中获得更多燃料。
6至10分钟
第6至10分钟,心跳增加到每分钟约140次。
随着步速的加快,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6千卡。血压会轻微上升,但身体会释放能扩张血管的化学物质,来抵消这一潜在危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正处于工作状态的肌肉。
第11至20分钟
第11至20分钟,体温不断上升,靠近皮肤的血管扩张以释放热量,人开始出汗。
伴随着轻快的步伐,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了7千卡,此时的呼吸可能会变得稍微有些艰难。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以便为肌肉输送能量。
第21至45分钟
第21至45分钟。此时,会感觉精力充沛,随着身体张力的释放,大脑会释放出让人感觉良好的内啡肽,人开始放松。由于有更多的脂肪得到了燃烧,胰岛素分泌量开始下降,这对体重过沉的人或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每46至60分钟
第46至60分钟,散步快1个小时,肌肉可能会感觉疲劳,因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存储量减少了。当冷静下来时,心率和呼吸都会放缓,尽管之后燃烧的热量有所减少,但依然多于锻炼前。这种较高的热量状态将保持1个小时。
(辑录)
□相关链接
散步 中等程度最好
散步是最简便易行的有氧运动,受到很多人追捧,并在微信圈晒“一天走了多少步”。有人以每天步行一万步而自豪,但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一天一万步并不科学。
“一天一万步”的运动始于日本,尤其是中老年人,一个劲地甩开手臂往前赶。但近年来,日本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步行运动不仅看数量,质量更重要,二者平衡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否则对健康并无益处。
散步,效果最好的是中等程度运动。
所谓中等程度运动,就是隐约出汗,并能顺畅说话地快走,相当于1分钟走100至120步。
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并非运动的时间越长就越健康,超出必要的运动往往与慢性疲劳相连,越是高龄,其损坏了的细胞等待修复时间就越长,对健康也就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