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相交之际,如何应对频繁变化的天气,如何为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打好健康基础?南开医院针灸科主任吕福全的建议是做好六方面保健,他说,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如此养生,就能于换季时防病于未然。
衣着:护足避邪风
春夏之交,温度上升明显,但天气还是会忽冷忽热,因此衣服不要脱得太快,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尤应避开“虚邪贼风”。由于“寒由脚底生”,此时还要留意下身尤其是足部的保温,不宜过早穿着短裙、短裤或露脐装,因为女性受凉后,容易招致痛经、盆腔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春夏之交,此时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以及温性食品。由于天气干燥,还可酌情吃些苦瓜、马兰头、菊花叶等苦味蔬菜,既能清热,又富有营养。立夏节气,立夏之后人体出汗较多,应注重补水,最好多饮凉开水,但要注意的是,此时并不能过多饮用清凉饮料,以免损伤阳气。
春夏之交,太阳出来较早,中医养生理论重视顺应四时之变,因此最好适当早起,晒晒太阳,有助于阳气的升发。而熬夜容易伤阴,阴阳互根互长,相互影响,因此不建议熬夜晚睡。推荐每天23点前上床睡觉,午间小憩。
春季是生机盎然、生气勃发的季节,也是阳气升发的时节,动则生阳,多多运动才有助于阳气的升发,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此时推荐的运动方式是快步走,每次最好坚持半个小时到一小时,即便工作较忙,也建议周末走上一走。
春季多风,容易让人皮肤紧绷,口干舌燥,风中夹带的过敏物质较多,也易让过敏体质的人出现不适,因此建议尽量避免风沙天气出行。如果必须外出活动或工作,尽可能选择浮尘较轻的时段,并在外出时戴口罩或用纱巾蒙头。
春夏之交,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以温补阳气。一是拍打背部。熬夜或者劳累时,可采取拍打法和捏脊法。拍打法是掌心部位中空,从肩颈向下拍打到腰骶。捏脊法是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提起背部脊柱两侧的皮肤和筋膜,从腰骶向上捏到颈项部。每天1次,各重复3至5遍。二是按摩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搓揉36下,接着搓揉各脚趾36下。 据《城市快报》
饮食:酌情吃苦菜
起居:23点前入睡
运动:每天快步走
出行:尽量避风沙
保健:按摩助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