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不觉晓可能是疾病作怪

2016-04-29 18:13 海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春困”不觉晓可能是疾病作怪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春季,很多人就常常犯困。专家表示,这是人们机体的一种反应。随着春季气温升高,人们皮肤毛孔舒展,大脑供氧相应减少,很多人就会无精打采、懒洋洋,犯起了“春困”。

“有些春困是正常现象,但是有些却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报警信号,人们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作出科学判断。”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德提醒,以下疾病都有可能导致人们经常出现嗜睡不醒,精力不好、无精打采的症状。

嗜睡症 过度嗜睡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睡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等。一旦出现嗜睡症的症状,应当立即就医,注意诊断和治疗那些可能引起嗜睡的原发病症,如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器质性疾病伴嗜睡、脑炎、脑膜炎、脑震荡及其他精神疾病等,并对症治疗。

中风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甚至伤害着许多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中,大约有七八成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为大脑的缺血缺氧而经常出现打哈欠、瞌睡、精力不济等与“春困”相似的症状。

肝脏疾病 肝病的表现通常比较隐蔽、迁延,疲倦乏力、不思饮食都是主要症状。如果疲劳犯困的同时,出现皮肤发黄粗糙、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等症状,要尽早排查肝病。及时进行病毒学检查、肝功能及肝脏彩超等非常重要。

心脏病 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等心脏问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障碍,使血液循环不畅,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在组织内,使人产生疲劳感。如果同时有心悸、气短、胸闷、头昏等症状,特别是在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最好查查心脏,如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糖尿病 部分II型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并不十分明显,而是以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贪睡且难以睡醒为首发症状。这是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等造成。因此,中年人或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查血糖,及早发现和治疗。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侯 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