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盐水 晚蜜汤 防春燥

2016-04-29 18:13 海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朝盐水 晚蜜汤 防春燥

春夏之交,海南省气候开始变得燥热,人们极易出现春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袁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燥常见的症状有口苦咽干、嘴角溃烂、眼睛干涩等。这些看起来虽然不是大病,却是体内发出的报警信号,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其他慢性疾病。

在中医看来,春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温燥是燥邪与风热之邪相结合而成,凉燥是燥邪与风寒之邪相结合侵袭人体的结果。无论何种春燥,降火要从饮食调养做起。

袁勇说,气候干燥时,人体内缺水,容易伤津液,饮食调养是预防春季干燥的最佳方法。我国古代就有对付春季干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平时,人们可适当多喝白开水、花茶、豆浆以及蜂蜜等饮料,还可多吃能滋阴润燥的蔬菜水果,达到滋润脏腑,生津养液的目的。

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会让人的身体水分、维生素和优质脂肪储备下降,容易引发春燥症状。所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和深海鱼油,可以避免上火、长痘,保持肌肤滋润。

同时,春季应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烧烤类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食后容易上火,加重春季干燥。此外,应少吃狗肉、鹿茸等滋补食物。

袁勇表示,除了坚持对症饮食之外,起居有常,坚持锻炼,勤习吐纳,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防治春燥也有很大益处。

早睡早起可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损害。生活中,人们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散步、慢跑、练拳、打太极等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们的心肺功能和免疫力,对春季干燥带来的种种隐患,能起到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勤习吐纳,防燥保健。中医认为,唾液的盈亏与肾的盛衰息息相关。因此,人们每日清晨洗漱完毕,可在静室内闭目静坐片刻,先叩齿36下,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唾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并用意送至丹田,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呼出。呼气时口唇微张,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6次,稍停片刻,两手握拳,左右各做3次。按此法早晚各做一次,对预防春季干燥大有裨益。

调理情志,保持心态平和。阴虚体质的人虚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因此,春季要重视精神调养,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

滋阴润燥蔬果

菠菜、韭菜、香椿、豆芽、樱桃、萝卜、银耳、莲藕、莲子、百合、梨、苹果

三款防春燥食谱

梨子粥:梨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春季保健食品。

银耳粥:将银耳5—10克浸泡发胀,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润肺之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等症,较为适宜。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王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