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张扬 被查封即将集中销毁的“越南酸奶”。
净化酸奶市场,还市民健康的食品环境。在“越南酸奶”问题出现后,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马上行动,封存、调查“越南酸奶”。28日,食药监部门将我省清查行动中查出的26621盒,合计555箱、案值5万多元的“越南酸奶”进行集中销毁。
当日,记者跟随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长春市凯旋路水果批发市场。自从“越南酸奶”流入长春市后,一直都是在水果市场内成箱出售,一些小的水果店进货后摆放在货架上出售。然而,由于酸奶制品的特殊性,如果不进行冷链存储保存很容易发生变质,但变质的问题却在“越南酸奶”身上没有出现。随后的调查发现,越南乳制品生产企业尚未在我国获得注册资格,其产品不能进口到中国,也不可以通过“边贸”形式进入我国,市民在市面上买到的“越南酸奶”很可能是通过不正当途径进入我国的。为此,3月30日,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已经对“越南酸奶”进行抽样检验,抽检了43个样品发现,“越南酸奶”中的山梨酸含量高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乳酸菌数低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
对于“越南酸奶”中山梨酸、乳酸菌两项指标都不合格的情况,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副处长赵建军介绍,这样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酸奶如果被过量食用,将对人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按照国家规定,进口食品必须要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正规渠道并且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则有中文标签。如果达到检验标准,商品可以在国内进行售卖,如果商品检疫没达标,则会被退运或者销毁。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商品时,一定要仔细看进口商品上面是否贴有经过检疫的中文标签。
针对出现的“越南酸奶”,为了查明它的去向,全省各地各级监管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有监管部门一把手亲自挂帅组织实施清查行动,集中力量重点对小区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水果店、小食杂店进行清查。同时,为防止这类事情再出现,还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资格,检查进货渠道,严查酸奶质量并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此次清查行动,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6000多人,出动执法车辆470台次。清查行动中全省共查出“越南酸奶”26621盒,合计555箱、案值5万多元。其中,长春市22992盒;吉林市253盒;四平市128盒;辽源市94盒;白山市282盒;松原市269盒;白城市1776盒;延边州660盒;梅河口市167盒;通化市、公主岭市、珲春市未查出。经查,长春市所出售酸奶是从广州江南水果批发时常购进的;松原市所出售酸奶均从长春市凯旋路水果批发市场购进;吉林市、白城市、梅河口市所出售酸奶是从沈阳配货购进的;其他地区均在当地水果批发购入;涉及相关省份,省监管部门已发协查函请求协助调查。
当日14时许,按照省监管部门集中销毁“越南酸奶”工作方案要求,全省清查时收缴的“越南酸奶”26621盒全部被运抵销毁场进行集中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