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成都,万绿吐新、春意正浓。
从3月下旬正式开展的全市物业管理“创新年”主题活动,也如同成都的好天气一样振奋人心。
据悉,为持续深化和谐物管构建,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成都市房管局决定2016年在全市开展物业管理“创新年”主题活动,主要目标将着重落笔在“基层物业管理机制创新”和“物业企业发展模式创新”。
基层物管制度创新重机制建设
记者从《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关于开展物业管理“创新年”主题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获悉,创新基层物业管理机制,是今年“创新年”的主题之一。
其中,以增强基层物业管理工作力量为重点,今年将着重创新物业管理行政监管机制。强力推动物业管理行政监管属地化,大力促进市、区(市)县、街道(乡镇)三级物业管理行政监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物业管理工作职能,不断强化基层政府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试点物业管理项目日常巡查通报权限职责下放,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物业管理项目进行定期的全覆盖的巡查,并及时通报巡查情况。
同时,要创新矛盾纠纷预防解决机制。全面建立矛盾纠纷台账及化解矛盾纠纷销账制度,根据矛盾纠纷的严重程度,分类建立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台账管理体系,实现问题管理动态化。此外,还将全面推进基层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探索建立巡查情况通报、违规行为披露、部门联合约谈、重大问题会商等制度,逐步完善联席会议议事决策程序和会议决定执行监督机制。
物业企业创新首看发展模式
物业企业作为物业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是推动行业整体“质变”的重要基因。因此,推动物业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创新年”主题活动的又一重头戏。
《通知》显示,针对物业企业的“创新”,首先是商业模式,将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促进转型升级,初步形成物业管理基础业务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多元化服务协调发展格局;
其次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将积极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从粗放型传统服务向集约型现代化服务的转变,初步形成以网络化、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为特征的现代物业服务业发展新常态,以“互联网+”为驱动力量,构建新型社区O2O服务生态圈;
再次是管理水平的提升。将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基础管理的科技化、现代化,增强互联网产品和技术在行政、人事、财务等企业内部管理的应用,实施专业化、科技化、精细化管理,打造智能楼宇、智慧社区;
最后,将优化服务供给。以全面深化物业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对传统的物业服务供给进行革新和改造,实现高效、集约的服务过程和倍增的服务效果。
《通知》提出,2016年内,我市将实现物业管理“互联网+”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00个物业管理项目与“互联网+”融合,培育2-3个“互联网+”标杆企业,建设30个“互联网+”示范项目,推介2-3项“互联网+”产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