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得的毛病却越来越多了,这与我国居民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有一定的关系。饮食和生活多方面的改变,让许多肛肠疾病频发,南京肛泰医院根据临床数据统计,在痔疮患者当中,有超过七成的患者曾将大肠肿瘤当做痔疮来治疗,很多患者往往也不会在意,都是等到症状加重,自己无法忍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后才到医院就诊,而经过检查后往往被查出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因此,南京肛泰医院特聘专家朱传娣教授提醒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大肠肿瘤的防治是非常有意义的。
便血、肛门肿物并非痔疮的专利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肛泰医院特聘专家朱传娣教授说,很多消化道疾病都可造成便血的发生,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等疾病,痔疮便血的血色通常鲜红的,并且不与粪便相混合而附着于粪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血柱喷射的情况发生,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肛裂的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于让患者不敢大便。而肠息肉的便血在排便过程中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着于粪便表面。
生活中很多朋友会将便血、肛门有脱出物、疼痛等症状归结于痔疮发病,朱传娣说,不少患者刚开始都以为自己患的是痔疮,早期即便有轻微的不适,也只是自己到药店买一些药来自治,直到疾病加重才想起到医院就诊,不少患者到医院做检查后,发现大肠肿瘤已发展到晚期,临床当中发现,七成以上的大肠肿瘤在发生初期都容易被误诊成痔疮。
这些危险信号不可忽略
虽说很多大肠肿瘤患者都会出现便血症状,但大肠肿瘤的便血通常是持续性、慢性的,并且用肉眼可观察到患者的粪便中存在带有黏液,患者也会时常感觉到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是黏液,而无粪便。如果肿瘤离肛门的距离越远,便血发生的几率就越低。
据临床统计,有80%以上的大肠肿瘤患者有便血症状,然而早期大肠肿瘤因缺乏特异性表现症状,有些患者仅仅只表现为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或是有不同程度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对于有持续性便血以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来说,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排除便血是否由大肠肿瘤所引起。
定期健康筛查保周全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国家筛查计划,不少大肠肿瘤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肠肿瘤不能进行保留肛门的手术而不得不进行造口,这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朱传娣主任表示,大肠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疾病,一般在4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发病率是最高的,许多患者都抱着对肛肠疾病能忍就忍的态度,以至于给自己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预防大肠肿瘤的发生,更应该每年定期做1次肛肠健康检查,防患于未然。由于大肠肿瘤在一定程度上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家中一级亲属有患大肠肿瘤的朋友,更应该将第一次体检的时间提前,也可将体检周期缩短。
肛肠镜“火眼金睛”早排查
肛肠有不适感,必然是身体已经出了问题,想让这些症状尽快消失就要抓紧治疗,然而在治疗之前,需要通过准确的检查才能更科学、更规范的制定治疗方案。
为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肛肠的健康,南京肛泰医院推出30元查肛肠,采用与国际同步的先进检查技术——韩国电子肛肠镜,检查一般在3-5分钟就可以准确查明病因,检查过程中医患双方可同时直观、准确的看到检查的情况,并能避免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发生。对痔疮、大肠肿瘤等肛肠疾病的检查准确率高,更重要的是此方法摒弃了传统检查技术的弊端,帮助患者减轻了痛苦。
朱传娣说,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尽早做肛肠检查: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大便次数开始增多但排便量不多,甚至没有粪便,或者只是排出一些黏液或血液,且有便不尽的感觉;大便带血或出现间歇性的便血,并且血的颜色为暗紫色、紫红色;大便呈条形且细,或形状发生改变,呈扁形;腹痛,腹部包块,肠道功能紊乱,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