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发29岁IT小伙患上白内障

2016-04-22 09:58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糖尿病引发29岁IT小伙患上白内障

29岁的小年轻竟然也患白内障。4月20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在省内实施了首例三焦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手术。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一位“吃螃蟹”的患者是一名29岁的IT男。

29岁小伙竟双眼罹患白内障

刘先生今年29岁,但是患双眼白内障已经有两年多了。白内障不是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么?为什么刘先生这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也会得白内障?原来,刘先生早在2000年也就是14岁时,发现身患1型糖尿病,但是当时视力还很好,但刘先生在高考后,逐渐发现双眼视力慢慢下降,眼前总感觉雾蒙蒙的,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双眼近视度数加深了,直到2年前,单位组织体检时,眼科医生一看,原来刘先生双眼罹患了白内障。

“糖尿病可引起的眼部病变很多,其中以晶状体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小刘年纪轻轻罹患白内障的原因就是糖尿病。”该院眼科主任刘庆淮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刘先生20多天前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接受了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无法同时满足远、中、近距离视力清晰。小伙子非常希望自己不论远近都能看清,了解到“三焦晶体”相关信息后,便找到刘庆淮主任医师,希望能在其左眼植入“三焦晶体”。

首例“三焦”晶体植入成功实施

何为“三焦晶体”?刘庆淮主任医师介绍,传统的人工晶体一般为单焦点晶体,只能保证患者一种距离的视力恢复正常,但不具备变焦能力,无法同时满足远、中、近距离视力清晰。由于人眼看外界总是远、中、近三种视力不停地切换,比如开车时,不仅需要看清前面的路况以及红绿灯,还要不时看一眼仪表盘,有时偶尔还需要看一下手表或者手机的来电,如果只能看清楚一个距离的视力,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不方便。“新的三焦晶体把人眼看远、看中间距离以及看近的三个焦点都设计在一个人工晶体里面,用这样的人工晶体置换,不但可以恢复晶体的透明性,还可以模拟人眼的变焦能力,让人眼重新同步拥有远中近的三种视力。”

经过充分的沟通及细致的检查后,4月20日上午,刘庆淮主任医师为刘先生左眼成功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三焦晶体”植入手术,手术耗时仅7分钟,术后第一天复查时,小伙子开心地表示,不管远的近的,都看得很清楚了。

那么安装三焦人工晶体手术难度大吗?刘庆淮主任医师解释道:“简单地说来,此项技术就是在白内障手术的基础上植入一枚三焦人工晶体。眼下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整个手术10分钟左右就能够完成。当然,要想完美地达到术后优良的视觉质量,还需要医生对患者眼睛状况的观察和对晶体度数的精密计算,以便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三焦晶体和设计完备的屈光白内障手术方案。”

相关新闻

卵巢肿瘤“盯”上了年轻女子

小丽(化名)今年21岁,刚上大学一年级,学习很刻苦。大约5个月前,小丽总感觉右腹部有些不舒服,5个月后她发现肚子大得有点异常,像怀孕六七个月的孕妇,而且还胀得难受,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把小丽和家人吓了一跳,她肚子里竟然长了个20cm大的肿瘤,随即转入南京中大医院妇科治疗。

“这一个月以来,我已经连续遇到了三位年轻的女性肿瘤患者,她们学习都非常用功,因此一开始肚子不舒服的时候没有及时去医院,怕耽误学习。”中大医院妇科沈杨副主任医师说,她们中最小的才17岁,其下腹不适7天查出右卵巢无性细胞瘤,好在早期治疗效果尚佳。

但是另一位20岁的女孩就没那么幸运了,患了卵黄囊瘤,其直到肿瘤破裂疼痛难忍才就医,其恶性程度高,容易转移,预后不好易复发。如果能早期发现治疗,配合科学的化疗方案,也许还有治愈的可能。

据沈杨副主任医师介绍,小丽入院后经相关检查,发现肿瘤指标正常,是一个良性肿瘤。结合病情和患者年轻以及要保留生育能力的诉求,最终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案。

手术由沈杨副主任医师主刀,他在患者肚脐以上穿刺打开一个直径约1cm的小切口,利用腹腔镜可以通过这一切口探知肿瘤位置及边缘。接下来,沈杨又在患者左下腹开了个约2cm长的切口,肿瘤将从这个切口被“拖出去”处理。在切口得到保护的情况下,沈杨将双侧卵巢和与之纠缠的肿瘤拖出了体外,耐心剥除了肿瘤囊壁,这个“坏家伙”被成功摘除了,卵巢则通过切口成功返回体内。术中病理检查显示是一个巨大的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四天后就出院了。

专家指出,在临床上已经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肿瘤患者,年轻人在繁忙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女性一旦发现腹部不适,特别是持续好多天都不见好转,建议到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如有必要可做相关检查排查。对于肿瘤,无论良与恶,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才好。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