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了一定数量线上用户后,健身O2O开始探索线下盈利模式。健身O2O小熊快跑昨日推出健身房加盟计划。据了解,小熊快跑此前在望京开设了第一家自营健身房,此次开放加盟预示着将进一步加大线下扩张力度。
规模逐步扩大的健身O2O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线上业务。小熊快跑的智能健身房加盟计划,将向加盟商提供选址、设计器械、融资租赁等方面的服务。
以一线城市开设一家250平方米的健身房为例,加盟商总投资金额在50万-85万元左右。去年底,小熊快跑在望京开出第一家自营线下健身房,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店月均收入达到20.8万元,40%的店内会员来自于小熊快跑线上平台。
健身O2O打破了传统健身房预付年卡的消费模式,但健身终究要在线下进行,场馆、教练等资源大多数掌握在健身房手中,这是健身O2O平台在业务扩张中的一大难题。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认为,运动健身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相对固定,尤其频率较高的单项运动更是需要固定场馆。消费者一旦养成健身习惯,便不再需要平台的引导,更多的人会选择到固定的场馆锻炼。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健身连锁品牌,互联网企业自建场馆在门店规模、运营经验以及教练资源等方面都缺乏优势,很难颠覆传统健身市场。
对此,小熊快跑CEO沈思坦言,单纯的O2O平台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健身行业的运营效率,所以公司从去年开始探索健身房运营的创新模式。但她也表示,目前中国健身人群占比仅为0.8%,而美国的数据是18.5%,小熊快跑并不是要和传统健身房抢生意。通过打造社区型健身房,小熊快跑的目的是煽动更多人的健身热情。健美协会秘书长郭庆红认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需要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共同努力实现,“互联网+健身房”的创新模式和理念值得提倡。
O2O行业已经度过了肆无忌惮的烧钱时期,健身O2O也开始探索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日前,健身类App应用Keep推出电商业务寻求商业变现;去年10月,视频教学类健身O2O超级猩在北京开设了一家智能健身舱,通过按时收费试水线下盈利模式;小熊快跑在去年10月也对99元的月卡销售价格进行了提价。沈思表示,“放开加盟后,加盟收入将成为小熊快跑的盈利方式之一,但健身O2O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盈利并不是企业的主要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