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传递7种疾病信号 9个小技巧教你止打嗝

2016-04-18 11:44 扬子晚报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打嗝传递7种疾病信号,9个小技巧教你止打嗝

吃完饭打个饱嗝,会给人带来酒足饭饱的“幸福感”;喝了刺激性饮料,有时会忍不住打个嗝,无须特殊处理不一会儿便会自然消失。在很多人看来,打嗝没有什么现实功能,只是一种生理反应,因此不会特别在意。

然而,如果一段时间总是打嗝,这恐怕就不是噎口馒头喝口醋那么简单了。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如果打嗝很顽固或持续时间长,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征兆,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受访专家

北京中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彭丹涛

北京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刘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副教授 孙凌宇

打嗝可不是小事

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是由于胸、腹腔之间的膈肌受刺激后收缩引起的。健康人出现打嗝现象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过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

打嗝可分为嗳气和呃逆两种。嗳气的嗝声尾音较长,一般一次就打一个,而呃逆的嗝声短而促,往往是连着打好几个。

不管嗳气还是呃逆都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需要警惕的是病理性的。如果嗳气伴有烧心、反酸、胀痛、黑色的大便等,就可能是病理性的,需尽早去消化科就诊。呃逆常常突然发作,多因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多为功能性异常。

此外,打嗝还可能提示中枢神经出了问题。人体有个呃逆中枢,打不打嗝由它来控制。如果打嗝并伴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行动不稳、言语障碍、恶心、呕吐等现象,就要警惕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要立即就诊。

一旦出现打嗝,该怎么办?刘敏表示,应首先区分是嗳气还是呃逆。

如果是嗳气,则揉按虎口,或足三里穴、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口连线的中间部位)有效。

如果是呃逆,则可以捏着鼻子,张开嘴喝姜水、胡椒水等温热性食物,或用小纸条等细小物轻轻地捅捅鼻孔,只要能打出喷嚏就能缓解。还可以尽量憋气,在下一个嗝来临时,做吞咽动作,如此反复几次。

要想避免打嗝,吃饭时应尽量不说话,别吃得太快、太凉,少吃豆类等产气食物,少喝碳酸饮料等。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