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天热,喝水是一个需要提醒的事儿。因为不少人忙起来,竟然会忘记喝水!然而水是身体最不能缺少的物质。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水2500毫升左右。在温和天气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饮水1200(约6杯)毫升,否则尿液会发黄。因此专家提醒,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喝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
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多少液体?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消化内科教授贾林说,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缺水会导致脱水,当失水达到体重的2%时,就会感到口渴,出现尿少;失水达到体重的10%时,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简单说,不摄入水,生命只能维持数日,有水摄入而不摄入食物时,生命可以维持数周,可见水对维持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到底我们每天需要多少水分呢?贾林说,一般情况下,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约6杯)。每次应该200毫升左右(1杯)。空腹饮下的水在胃内只停留2-3分钟,很快进入小肠,再次被吸收进入血液,1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血液。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就可以保证吃饭时消化液的充分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
一般每天保持喝6杯水(1.2升),就会极少感到口渴,尿液呈无色或淡黄色。如果你发现尿液呈深黄色了,说明你喝水太少了!
四种特殊情形下喝水量更多
除了每天6杯水之外,我们每个人还应需要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气候、健康状况和是否怀孕或哺乳,而去调整液体总摄入量。贾林说,比如锻炼或从事任何使你出汗的活动,你需要喝额外的水来弥补损失。额外的1.5到2.5杯(400至600毫升)水应该足够短时间的锻炼,但激烈的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例如跑马拉松)需要更多的液体摄入量。不同情况下补水要求不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剧烈运动。在长期较大量的激烈运动期间,最好使用含钠的运动饮料,这将有助于补充从汗水中流失的钠和减少发展成可危及生命的低钠血症的机会。另外,在完成锻炼后还应继续补充液体。
(2)环境热。炎热或潮湿的天气会让人出汗,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冬季室内的热空气可以使皮肤失去水分。此外,海拔高度超过8200英尺(2500米)可能会引发排尿增多和呼吸加速,会消耗更多的水分。
(3)生病时。当发烧、呕吐或腹泻时,应该喝更多的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建议口服补液溶液。另一方面,一些疾病如心脏衰竭和某些类型的肾脏、肝脏和肾上腺疾病,可能损害水的排泄而要求你限制液体的摄入量。
(4)怀孕或哺乳。怀孕或哺乳的妇女需要额外的液体来保持水分。建议孕妇每天喝10杯(2.3升)的液体,哺乳期每天喝13杯(3.1升)的液体。
Tips水果蔬菜也含水
贾林说,吃的东西也是提供液体需求的重要部分。平均而言,食物提供约总水量的20%。例如水果和蔬菜,如西瓜和菠菜,水分含量占重量的90%或以上,所以也可以多吃蔬果来补水。
此外,饮料如牛奶和果汁绝大部分都是由水组成。即使是啤酒、葡萄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或汽水也能提供水分,但这些不应该成为日常液体总摄入量的主要部分。白开水仍然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无热量、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