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同仁堂”的安身立命之本(5)

2016-04-14 09: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相关链接】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概况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北京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7年的历史。

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同仁堂曾于1723年为清廷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1954年,同仁堂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1992年7月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后改制为国有独资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7年集团进行股改,成立了国有控股的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2000年“分拆”成立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在香港上市。2013年5月,北京同仁堂(香港)国药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同仁堂企业架构(宗晓丽摄)

同仁堂的战略定位是:“以中医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同仁堂的战略目标是:做长、做强、做优、做大。自2000年以来,集团通过实施“1032”工程和“123456”计划,使企业获得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目前拥有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和三个直属子公司。六个二级集团为:股份集团、科技发展集团、国药(香港)集团、健康药业集团、商业投资集团、药材参茸投资集团,其中三个上市公司;三个院为:研究院、中医医院、教育学院;三个直属子公司为:制药公司、生物制品公司、投资公司。经营领域涉及现代制药、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截止2015年底,集团系统共拥有药品、医院制剂、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中药饮片6大类1500余种产品,28个生产基地,83条通过国内外GMP认证的生产线;同仁堂商标在世界70多个国家注册登记,零售终端及医疗机构2633家,其中国内药店2174家,海外113家;国内医疗机构280家,海外66家,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有各种专利127件。2015年,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63亿元,同比增长8.07%;实现利润总额20.75亿元,同比增长10.9%,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预计年末资产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8%,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盈利能力稳定。

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团公司被列为首家中医药行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集团还荣获了全国模范和谐企业、北京市政府质量管理奖等荣誉。同仁堂商标获得“中国商标金奖-商标运用奖”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特别奖”。

相关连接:

带您走进北京同仁堂博物馆(组图)

“善待”+“诚信”同仁堂三百年不倒的奥秘

揭开“同仁堂”乐氏铜人之谜(图)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