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4月5日讯 (记者 凤凰) 春季气候多变,是精神疾病发作的高峰期。记者日前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抑路同行”四方论坛上获悉,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最广为人知,却易被误解。目前我国抑郁症呈现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自杀率的特点,但识别率和就诊率仍不到10%。
很多人把抑郁症简单地理解为是“郁闷”仅是心情不好,或是“小心眼“想不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表示,有的人认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或者认为感到忧郁就是抑郁症,没有悲伤的事就不会患抑郁症。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为主要临床特征。
公众对抑郁症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就是容易混淆“抑郁”和“抑郁症”。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强调,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抑郁情绪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有抑郁情绪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是造成抑郁症的必然因素。
季建林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抑郁症识别率和就诊率仍不到10%,抑郁症患者还面临着高复发的情况,有75%至85%的抑郁症患者会在5年内复发;10%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自杀身亡。
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抑郁症并不可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教授指出,早发现,早诊断,经过规范化的抗抑郁治疗,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获得最大程度临床治愈,症状缓解。常用的抑郁症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是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抗抑郁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抗抑郁药物一般在治疗后1-2周左右才开始起作用,而并非患者臆想中的“立竿见影“,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刚服药觉得没作用或觉得症状缓解了,就擅自停药。
王刚教授特别强调,抑郁症患者应接受全病程治疗,急性期治疗6-8周,以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巩固治疗4-6个月,维持期治疗1年左右,但首次发作的维持期治疗会短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多次复发的患者需要终身用药。
论坛上,资深媒体人张进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到,抑郁症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不要靠想当然地给自己“诊断”,千万不要因怕丢脸而拒绝积极就医,疾病不是耻辱,治疗才是出路。同时,坚持全程治疗,需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积极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