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30分,住在37°公寓的文女士走出房间,来到楼道尽头,在一张洒满阳光的桌子前坐下,掏出笔记本电脑写起文案。文女士和几个朋友正准备创业,内容便是移动医疗服务。
文女士所在的37°公寓由首钢总公司古城一栋单身宿舍改造而成,约20平方米的公寓,目前月租金约2000元—2500元。目前,150套公寓已经全部出租。未来因产业转型,首钢总公司石景山地区的土地、房产等资源都将有望被重新利用,其中一部分将作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及配套设施。
“37°公寓名称的由来,是源于人的体温。我们希望入住的创客们,能够热情不减,通过彼此间的日常交流,成为好邻居、好朋友。”首钢创业公社董事长刘循序说。37°公寓分为公共活动区、共享式办公区和公寓三个功能结构。每层设有近百平方米的主题公共活动区,按照功能分为一层创客咖啡厅、以及室外阳光花园,二层全民畅读吧,可以给创业者读书写作提供安静的空间;三层影视艺术区,定期举行观影活动;四层创客作坊,创业者可以相互交流或邀请投资人来座客;五层运动健身区,创业者的健身房;六层美食休闲区,创业者可以自己在这里做饭,如同青年旅社的概念一样。
和文女士一样,巨臣TV总裁吕王祚也是37°公寓首批入住的企业。“目前我们有三个人住在这里,同时我们还负责影视艺术区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吕王祚说。这个区会定期组织看片会、沙龙、影视展播等活动,宣传巨臣TV的原创作品。
走进37°公寓,楼道的墙上贴着许多适合创业者的口号。其中既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样为创业者鼓励的话,也有“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些调侃的语言。
走进的房间,房间里桌椅板凳等生活设施齐备,而独立卫生间也提高了使用者的私密性。
此外,所有房间全部采用手持式电源开关,设备通过无线网络链接,使用者不用再起身到墙边开关照明设备,躺在床上即可实现无线遥控。
对文女士而言,37°公寓的风格很像欧美国家的大学。“每层都有这样的主题空间,不仅是作为住宿的场所,还提供了我们这些创业者交流的空间。”文女士说。
传统的创客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平台,而37°公寓是创业公社服务的领域之一,是创业公社为创客们提供居住空间的首次尝试。但创业公社的服务远不止“包租婆”式公寓这么简单。目前创业公社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企业工商注册、财税、商标注册、社保在内的企业初创服务;为创业企业提供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的咨询和申报;针对创业者的困惑定期开展创业辅导课程,聘请专业的教师和政府负责人对创业者进行培训。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便是金融服务,通过对小微企业上市服务、债券和股权等金融服务。
创业公社品牌运营总监刘晓亮说:“目前,创业公社正在建立水滴数据,这是一套针对创业企业的大数据库,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交流和市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