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客
戒不掉的赌瘾
李辉原本在上海经营一家超市,手上有一定积蓄,但这平稳的生活,却被支付宝赌博群给打破了。
2015年7月,经赌友介绍,他接触到支付宝赌博群,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始只是小玩,也就押注一两百元,后来越赌越大,一把押注就上万元。”李辉记得,去年10月底,短短一天时间,他就输掉13万元左右。
李辉输钱后,心里后悔过,发誓戒赌。反复戒赌多次,他终究难控“赌瘾”,陷入恶性循环,输掉所有积蓄后,变得一贫如洗。
此后,李辉卖掉超市,回到福建老家,借钱经营一家饭店。但店里生意不好,关闭饭店后,李辉拿着变卖饭店资金准备再博一把,本想将原本输掉的本钱赢回来,但越输越多。
“我控制不住自己,越想赢,反而输越多。”李辉说,这次他把卖掉饭店的资金输光,再一次戒赌。今年春节,李辉再次进入赌博群,但再也拿不出钱,他从朋友那里借三万元高利贷,打算捞一些本钱,但3万元很快就输光了。
李辉说,这3万元高利贷,一万元一月的利息一千元,每月都要还9000元高利贷,“钱全输光了,我这次真的戒赌了。”
因聚集网络,玩家汇集各色人物,甚至包括学生。一些放高利贷者也出没于赌博群内,他们甚至将眼光瞄准缺钱的大学生,专门为他们提供贷款。
一位群名叫“陈坤”的人自称推出4000元-10000元大学生消费贷款,全国任何地方大学生都可以申请。
“贷款学生特别多,不少都是在群里赌,输完就找我们借款。”“陈坤”随后把北青报记者拉入一个大学生贷款群里。
“肯定没问题,百分百下款。”“陈坤”说,大学生贷款特别多,贷款利息很低,三个月内还清贷款,就没利息。而后“陈坤”又称,他会收取手续费和产品折旧费,公司收500元,产品折旧费300元,以及风险金200元。
“陈坤”所说的产品折旧费是指数码产品。他称自己公司是数码产品公司,是用数码产品进行套现。
在“陈坤”为学生进行借贷的网络平台上,北青报记者看到只要信息资料正确,百分之百下款。
同时需要填写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支付宝账号、支付宝登录密码、手机号运营商、学信网账号、学校地址、寝室号和父母姓名以及父母电话等信息。甚至包括同学姓名和电话,以及辅导员姓名和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