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炒不出妈妈的味道”

2016-04-07 18:31 青岛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机器人“炒不出妈妈的味道”

餐厅里的四台机器人侍应生,只剩下两台,而这两台的插头也都被拔了起来。是的,它们下岗了。AlphaGo击败李世石的余温还没退散,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的言论也言犹在耳——不过在餐饮业,机器人的下岗潮一直都有。炒菜机器人、刀削面机器人……这些曾经被大张旗鼓报道的餐饮业新贵,在短短的时间内,都下岗了。(4月5日《厦门日报》)

炒菜的机器人下岗了,而且还波及到了全国,各地炒菜的机器人都在下岗。基于此,很多人都在担心,这是否会引发机器人的下岗潮?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个有趣的反差是:机器人在工业生产领域风生水起。这说明一个问题,对于机器人的利用不是适合所有行业,不是适合所有工种。炒菜机器人下岗只不过是,在这个行业不需要机器人而已。

炒菜机器人下岗其实是早晚的事情。在起初的时候虽然火爆过一阵子,那其实仅仅是因为这种形式很新颖而已,博取的是眼球,当眼球经济过去的时候,也就有了餐饮机器人的下岗。说白了,这是因为炒菜机器人不能炒出 “妈妈的味道”。炒菜这样的工种本来就是个技术活。同样的食材,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餐具,会因为厨师的不同味道而不同。这就是餐饮的特色。也正基于此,才有了饭店人流量的不同。有人喜欢这家饭店的饭菜,有人喜欢那家饭店的饭菜。

而炒菜机器人则难以做到这一点。所有的程序都是固定的,所有的火候都是固定的,就不可能满足大家味蕾的期待。千篇一律的饭菜岂能吸引消费者?炒菜机器人下岗,其实是还给了我们人间的烟火味儿。

眼下,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刁钻了,很好的饭店也未必能够长久。饭店为了发展,除了要保留特色菜之外,还需要不断更换厨师,以保证饭菜口味与众不同,并且能够有长久吸引力。而炒菜机器人显然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说,炒菜机器人下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机器人的价值不会因为炒菜机器人下岗而减少丝毫。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