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海市食药安办表示,对于有关部门此前破获的1.7万罐冒牌乳粉案件,正协调相关7个省份彻查假冒乳粉流向。此前,上海市公安部门破获了生产、销售假冒“雅培”乳粉案件,检察机关已批捕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食药监总局发言人表示,上海市公安部门已经对查获的假冒乳粉进行了产品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
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监管部门彻查假奶粉流向,相关部门也已经启动流向追踪措施。对于这一点,还是欣慰的。对于监管部门检验假奶粉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安全隐患的说法,还是值得推敲的。
丝毫不怀疑监管部门的检测结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监管部门的检测样品并不是齐全的,只是从现在已经查获的假奶粉中进行了抽检。查处的假奶粉或许仅仅是假奶粉的九牛一毛,很多假奶粉还没有完全查获,在此之前就说“假奶粉是安全的”,是不是有点武断?谁能保证进入婴儿肠道里的假奶粉就一点问题没有?另外,造假者生产的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奶粉,这也不符合造假常识,除非造假者疯了。而且落网人员承认,购买了低廉的、质次的、非婴儿的奶粉,所以造假者没有资格谈安全。
再说了,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也未必就能在一时半刻显现。值得追问的还有:既然“假奶粉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那么是不是也足以证明我们的食品标准是低下的?这让笔者想到了刚刚发生的新闻,一些外国没有通过的药物,却光明正大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且是合法的。在外国达不到标准的药物,为何在中国能达到标准?当假奶粉都能达到标准的时候,我们舌尖上的安全隐患也就呈现出来了。
在还没有找到所有假奶粉流向的时候,还是且慢下结论为好。假奶粉符合国家标准是个冷笑话,有无风险最起码要拿出让百姓信服的铁证。 郝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