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项最新出炉的2015年国民健康体检报告中,眼科异常达到45.3%。眼科疾病已然成为“国民病”。
就拿高度近视来说,它不仅可导致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往往还与青光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并发症或合并症严重时可引起失明。除此以外,常见的眼科疾病还包括屈光不正、青光眼、白内障等,它们能占到眼科日常门诊的80%甚至90%以上。
不得不说,这些眼部疾患的高检出率,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读屏时代的来临,也让眼科诊断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疾病名称——视频终端综合征。手机、电脑、平板……这些视频终端如同“电子鸦片”一般,诱惑着我们的眼睛难以离开,而闪烁的电子屏幕能直接使我们的眨眼频率减少,让眼表的泪液蒸发过快导致干眼症。
这些“电子鸦片”对于儿童的视力损伤更是致命的!早在2013年,卫计委办公厅制定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就指出,“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 分钟,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 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
同样,电子屏幕对于中老年人也有很深的危害。四十岁以后,眼睛的调节功能会逐步下降,慢慢变成“老花眼”,这时看近如果不戴花镜,手机等电子屏幕势必会加重视疲劳。
其实这些常见眼病能防可控,需要做的是即刻起重视每天都为我们带来光明和美好的眼睛,改变不良习惯,警惕“电子鸦片”,还眼睛该有的健康和风景。(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