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限购”升级……刚过去的周末,上海、深圳接连发布楼市调控政策。随后,南京、武汉等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也分别出台新政,调节信贷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业内人士认为,一线城市楼市或将迎来短期的量价波动期,房价有望趋稳,不会大起大落。与此同时,应警惕“虚火”向二线城市传导。
从上海、深圳出台的政策来看,地方政府的招数主要有三:
——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如上海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原为4成,新政策出台后,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二套首付比例分别上调为5成和7成。且只要已有一套住房,不论贷款是否结清,该家庭再次申请住房贷款时均按二套房政策执行。
深圳虽未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却将二套房的认定范围扩大至“购房人家庭名下在深圳无房但近两年内有住房贷款记录”,以及“在深圳已有一套住房但已结清相应住房贷款”的购房人群。
——强化市场监管。上海和深圳均规定,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机构从事首付贷、过桥贷及自我融资、自我担保、设立资金池等场外配资金融业务。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产中介机构相关捂盘惜售、炒作房价、虚假广告、利用不正当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首付贷等场外配资产品干扰了国家房地产政策,吹大部分城市的楼市泡沫,增加楼市风险。
——“限购”升级。上海将非沪籍家庭购房所需缴纳社保年限由2年提高至5年,深圳从满1年提至满3年。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认为,限购政策从严将影响部分非本地户籍家庭的购房计划,但政府主要是为抑制外来投机性需求。
在上海新政策25日出台的前后一天,楼市出现成交量暴涨。24日,上海市一手房签约套数达到1706套;25日更是刷出2499套的新高。虽然到27日该数字回落至958套,但与去年3月的日均成交量170套相比,仍高出不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5年7月京沪深房价全面同比上涨以来,这三座城市一直领涨全国楼市。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顾金山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情绪,房价形成了加速上涨的趋势,同时也有投资投机性需求回潮、部分企业及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新政策降低了一线楼市的增量需求,将明显降低一线城市房价涨速,但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蔓延至二线城市。
业内人士担忧,在一线城市门槛渐高、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过剩资金可能流向周边,并将这些经济体量较大、供需关系偏紧的二线城市作为“避风港”。各地政府应警惕一线城市房价“虚火”向周边及其他二线城市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