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e观察]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正式开卖!哪些概念股将迎升机?(2)

2016-03-28 14:2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有多红?上海迪士尼乐园将给旅游产业带来350亿元增量

今年6月,斥资55亿美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就要开门迎客了。在米老鼠热潮的带动下,迪士尼效应一直在发酵,各地主题公园都在加速开建,蜂拥而至的资本都试图在“体验经济”热潮中分杯羹。

美国知名主题公园规划公司AECOM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59个在建主题公园,仅2012年至2013年,中国共有14个主题公园开幕,预计到2020年,包括59个主题公园、5个水上乐园将建成运营,总投资额达238亿美元。

尽管业外资本争相涌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波热潮仍然喜忧参半。分析认为,眼下这波主题公园热潮主要是外部资金的驱动,有很多地产商进入到主题公园行业,“但用房地产思维做主题公园一定会死掉”。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主题公园的前景变得十分美好,国内也涌现出欢乐谷、海昌海洋公园、恐龙园、方特、长隆等一批优秀的本土主题公园品牌,但残酷的事实是,大部分本土主题公园都在亏损或艰难盈利维持。

投资成本巨大、回报周期长,成了国内主题公园的最大障碍。通常具有一定规模的主题公园正常投资都在几十亿至数百亿元,回本是个漫长的过程。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占比只有约10%,约70%的主题公园亏损,约20%盈亏持平。《中国主题公园失败案例分析探究总结报告》指出,1998年和1999年是我国主题公园建成开业的高潮期,然而诸多经营问题导致大量乐园关闭,引发“倒闭潮”。

上海迪士尼乐园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吸金效应?据国泰君安证券预计,2016年上海迪士尼将吸引境内外旅游人次达1200万以上,且每年以300万至500万的旅游人次持续增加,其中境外游客或新增超过300万人次。若按370元的平日门票价格计算,上海迪士尼全年门票销售将超过44亿元。此外,还将拉动旅游商业、旅游运输业、旅游宾馆业、城市交通业以及餐饮业等旅游细分产业经济增量。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预计,按照1元带动8元测算,上海迪士尼乐园将给旅游产业带来350亿元的增量。

迪士尼乐园也成了国内主题乐园争相研究的对象,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长期过分依赖门票收入的国内主题公园而言,迪士尼乐园带来的不仅是盈利模式的改变。公开数据显示,迪士尼乐园60%的收益来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费。米老鼠、汽车总动员、星球大战等电影中虚拟人物管理造就了迪士尼衍生品产业链,其开拓了电影、乐园、邮轮、服饰、出版物、音乐剧、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电子类产品等一系列消费品。

尽管迪士尼的盈利模式让国内主题乐园艳羡不已,但对它们而言,迪士尼的优势其实很难复制。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