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形势更严峻
当下,比结核病更为严峻的是全球耐药结核病(MDR-TB)疫情。
我国是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48万,中国是5.2万人,居全球第二位。不论是治疗时间,还是治疗费用,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挑战之一。
我国对结核病的防治很重视,并依法防治结核病。首先是《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第一次出台,到2004年做了第一次修订。2015年底,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于2016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里面要求传染病报告必须有有效的证件号码,原来的身份证号码不是必填项,会有重报现象。和结核特别相关的还有《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全国各地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等,这些都是依法依规防治结核病的依据。
肺结核的诊疗病要归口管理,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负责诊断和治疗,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要对发现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医院提供报告和转诊。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任务是把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推荐到定点医疗机构,疑似患者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则主要是负责辖区内的规划管理,特别是疫情监测、培训、健康教育、督导评价等,由这三类机构共同为结核病患者提供服务。
结核病国家免费治疗,耐多药防治更“艰难”
对于结核病患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好的预防。在此前提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尤为重要,要通过健康教育使公众知道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如何避免感染。
专家指出,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是控制传播源,广义上也是一种预防。因此,以患者为中心,首先是发现,如果是一般结核病人,真正危险的是不知道身边有结核病人,真正发现是一个病人,吃一个月以上的病人,其传染性就大大降低了,因为药物的杀菌力很厉害。为什么在户外传染性会低些?因为任何传染病有一个数量的效应,在户外被稀释以后,这种感染几率就会小很多。此外,传播在于交织,最主要的是戴口罩,如果病人已经治疗过,平时他戴普通的口罩就行,咳嗽也不会直喷出来,做到这三点,防护一般就没有问题。
国家对肺结核的免费政策包括诊断时免费的痰涂片检查和拍胸片,以及病人在治疗过程当中为其提供免费的一线抗结核药品。在治疗过程中,还会提供定期的随访查痰以及服药管理。而如果成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话,就会花四五万元,比较贵,还没有免费,因而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更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