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央视报道截图
在21号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根据山东省公布的涉案嫌疑人员名单和协查线索,对涉及本地区的嫌疑人尽快核实身份,及时查明疫苗购销情况。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对非法购销疫苗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根据事实和情节依法严肃查处。查处情况要逐案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今天在博鳌亚洲论坛回应称:针对疫苗事件,食药监正在做四件事:一、彻查案件,一定查清,20号晚上食药监总局已经查出上游107、下游193人,联合卫计委以及公安部开展深入的查处;二、严处违法违规犯罪份子、涉及谁就处理谁,这里有个人也有企业部门等。三、信息公开,这一年信息公开已经有进步,任何查实的事情,第一时间公布;四、补漏洞,出问题肯定有漏洞。疫苗总体规范,肯定还有问题。
根据食药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从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涉及全国24省份。到底这些问题疫苗去向何方?尽管调查的进程步伐一再加快,但是对“问题疫苗”的担忧情绪在家长群体中并未减轻。最大的忧虑,集中在“问题疫苗是否会引起毒性反应”、带来难以弥补的后遗症上。吴浈表示,这次疫苗案件实际上是去年4月份立案,过去1年了,问题产品已经确认,实际上是无证经营,一段时间里冷链失效,药效降低,安不安全?那是有害的,失效对人体是否有伤害,这是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来回答。
国家卫计委通报指出,根据我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情况分析,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增多的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分析,假使这个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间没有冷链,对疫苗的活性或多或少会受影响。违规疫苗的运输冷链情况应该做些调查,我们国家有异常接种反应网络,当接种疫苗碰到异常反应,这个情况当地接收网络能收到。
昨晚,世界卫生组织针对疫苗事件表示,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认为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儿童面临的风险在于缺乏对疾病的预防能力,这也是接种疫苗的目的。同时,世卫组织肯定了中国扩大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鼓励中国的父母继续通过常规的预防接种来保护儿童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