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收缴资金“约法三章”上缴国库

2016-03-12 10:2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反腐收缴资金“约法三章”上缴国库

3月11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人大监督工作”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将完善中央地方罚没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罚没财物的管理,真正做到罚缴分离,收支脱钩

有记者对近年来中央反腐收缴罚没资金的处理表示关注,问人大对此有哪些监督措施。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介绍说,所有的罚没收入都应该上缴国库。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执法机关对执法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以及没收非法物品的变价款,都应该上缴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进行统筹安排。

刘修文说,罚没行为执行中,应该说形成了一个“约法三章”,也就是说所有的政府部门和机关都有三个不得:一是不得向执法部门下达罚没收入的指标,二是不得搞任何形式的留存或者分成,三是不得把罚没收入与执法单位的经费挂钩。今后全国人大将督促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罚没财物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关于罚没收入的分配制度,规范罚没财物的管理,真正做到罚缴分离,收支脱钩。

人大史上首次委员长带队执法检查

不是检查后做完报告就完了,而是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介绍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时说,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由张德江委员长亲自担任组长。委员长挂帅执法检查,在人大60多年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次检查坚持问题导向,主攻难点问题,覆盖全国,上下联动,既是对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法律本身也是一个检验。十多年前制定的法律,现在是不是符合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方面还面临什么新的问题?在执法检查中我们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对职业教育法作修改,以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柳斌杰说,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一项法定行使途径,每年人大都要在监督方面开展多项执法检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中央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的要求,人大在执法检查上提高了“三度”:一是增加了密度,由过去的一年两部、四部,增加到六部,也就是每两个月就有一部法律进行执法检查。二是增加了力度,执法检查将询问、审议、反馈、跟踪落实等措施结合起来,不是走形式,检查后做完报告就完了,而是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三是强度,整改要求非常强。比如说这次职业教育法的检查,不但由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作了整改报告,而且把报告提交到人大常委会上再次进行审议,体现了我们执法力度的强化。立法要以民意为基础立良法,而法律的生命在执行,如果法律不执行就失去了作用,这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点问题。

人大听取政府环保年度报告将成常态

将在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在回答记者关于人大如何监督新环保法执行情况时,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蒲长城介绍说,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听取同级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的年度报告,今年是首次开展。今后这项工作将作为一项长期、法定制度,坚持下去。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明确这项工作是年度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初步考虑安排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作者: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