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生育尚无时间表 分级诊疗决定公立医院改革成败

2016-03-09 08:19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全面放开生育尚无时间表

放开生育、医疗改革等计生卫生领域事关民生向来备受热议,而对于保障政策实施的多领域细化方案更受瞩目。对此,昨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尚无时间表,但推动“全面二孩”的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始终难解,包括分级诊疗等政策将不断深入。

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无时间表

时值中国经济发展闯关当口,我国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却即将枯竭。为了改善劳动力年龄结构,酝酿多时的全面二孩政策在去年落地,预计到2050年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业内专家预测,在二孩放开后,我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变得更为可期。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比较紧张,这些国情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所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还要长期坚持,”李斌说,“至于什么时候全面放开尚没有时间表。总之,生育政策会根据每一个阶段人口发展的趋势来进行科学研判并及时调整。”

全面放开生育政策虽暂无明确计划,但全面二孩的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根据测算,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夫妇大体有9000多万对,政策实施以后,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人口特别是新生儿会有所增长。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就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在推行中遇到一些阻碍。比如一些用人单位担心女性生育二孩提高用人成本,因此不愿聘用女性,还有些通过各种方式使怀孕女员工感觉“待不下去”而“主动”辞职。在这样的环境下,想就业、有职业发展愿望的女性难免对生育产生顾虑。

对于“生不起”、“不敢生”等问题,李斌坦言,最近经过调查发现,不少人对生育二孩确实存在一些顾虑,主要集中在影响妇女就业、孩子的照料问题、怎么解决入托和入学以及养育孩子成本高等方面。对上述情况,国家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要着力解决。

分级诊疗决定公立医院改革成败

“新一轮医改中,最重大的举措就是提出分级诊疗制度,”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强调,“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问题是供需矛盾,大病小病都涌向城市大医院,就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局面。分级诊疗是对我国医疗资源格局的重新调整,也是对就医习惯的改变。这项改革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分级诊疗全面实施之日,乃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之时。”

事实上,分级诊疗效果已经初显。统计数据显示,目前21个省做到了90%的大病患者不出省,75%的患者选择在本市医院住院治疗。

马晓伟提出,解决基层首诊问题首先要解决人才的待遇和职业前途两大问题,“提高待遇需要政府投入再加上价格改革、上调基层医生的诊疗费等”。在职业前途方面,国家卫计委正酝酿基层医生的职称评定体系,把基层医生的职称评定标准和大型医疗机构分开,以此来提高基层医生的积极性。另外,基层医院的药物目录也将扩围,使基层用药和大医院用药基本相当。

用药贵难题在“十三五”破解

如果说,分级诊疗是解决看病难的一剂良方,那进口专利药的价格谈判机制则剑指看病贵痼疾。李斌表示,“为解决一些专利药价格很贵,群众用不起的问题,我们正采取一些措施,开展国家谈判。现在谈判试点已经进行,选取了包括抗癌药等五类较贵的专利药、进口药,通过谈判降药价。从实际效果来看,药品大体上能降50%以上”。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专利药品、独家生产的药品实行谈判采购模式,这种做法在国际上也通用,不少国家对外国药企的专利药都采取谈判方式,然后把价格降下来。现在我国也正在建立一个多方参与、公开透明的谈判机制,使专利药和独家生产的药品价格能够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

马晓伟还透露,一旦药品谈判成功以后,将考虑纳入相关的药品报销目录。同时,国家卫计委也很关注仿制药的研发、国产化,还考虑对一些特殊药品进行开放绿色通道,实现快速进口,“总之,买药难、用药贵的问题,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够破题”。

北京商报记者肖玮/文新华社/图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