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样一个为女性争取权益的胜利日,赤裸裸变成了“买买买”节日,显然不那么合适。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依例要向自己及女同胞道一声“节日快乐”。其实不用我提醒,铺天盖地的商家宣传已经成功把这个节日变为又一个购物狂欢节。有人说,买买买是最好的治愈利器,也有人说,购物狂其实是种心理疾病。不过,容我任性一回,在这个女性节日里,谈点跟健康没那么相关的事情。
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妇女们第一次为了争取自己的经济、政治权益走上街头,已经是在100多年前。资料显示,中国人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就是在1924年3月的广州。
最近各大商场卯足了劲在做“三八”促销,小到一包纸巾,大到家用电器,到处是“3.8折”的标记。各大电商也是创意不断,“女王节”“闺蜜节”“蝴蝶节”“家务节”……不看不知道,原来“三八”妇女节还可以物化这么多节日,不知道百年前的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作何想。商家们的“买买买”主题,无非是在满足女性的购物欲。可从这些主题的设定,就可以看出,和100多年前相比,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属性设定,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把这样一个为女性争取权益的胜利日,赤裸裸变成了“买买买”节日,显然不那么合适。现代女性的各种纠结,能用“买买买”解决吗?
近来最热门的话题,是二孩。广东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达86.5%的二孩家庭将“没人带”列作要二孩的最大困难。尽管生育假已经延长,但80%的受访者表示不够,为解决二孩带来的人手负担,部分妈妈不得不辞职回家,但愿意做全职妈妈的母亲比例,仅仅只有两成。“生不生”是个很纠结的问题。女性在现代社会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争取自己的权益?
某个我爱看的娱乐八卦公号,分析了最近大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发出“像宋慧乔这样工作中最性感的职业女性,啥时才能出现在国产剧中”的感叹。文章说,为什么我们的偶像剧,女主总是价值观混乱。一边说着独立,一边以刷男主的附属卡为荣;一边说着职业的重要性,一边又暴露出“女人的工作不重要,关键时刻就可以开启辞职回家带娃的模式”,老婆带娃老公养家又成为天经地义。
独立女性的光辉,不在于拥有多少名牌鞋子,坐在多高的职位,也不在于赚了多少套的房子。而是,那个你,是你内心想要成为的样子。你对这个世界和事物有了独立解读的能力,你之所有成为你,不是你拥有的所有外在,而是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追求的生活价值。
在《哈利波特》中扮演学霸“赫敏”的爱玛小姐,在Goodreads网上发起成立了一个女性主义读书会,希望可以与全球网友一起每个月细读一本女性主义相关的书籍。最近爱玛为读书会举办第一次公开分享活动,邀请作家格洛丽亚分享创作体验。在这场分享会上,格洛丽亚给所有女性提了一个建议: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还有记得,偶尔跳舞。
我喜爱的偶像王小波说过,“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子一样,有权利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谨以此语,祝福女同胞们。严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