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应将“戒烟”纳入“医疗”概念

2016-03-07 14:57 青岛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应将“戒烟”纳入“医疗”概念

长期关注烟草的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在今年两会期间,提议借鉴国际经验,将戒烟服务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提议研究制定增加吸烟者参保费用的政策,引导吸烟者戒烟。(3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正如冯丹龙委员所说,“医保戒烟”实际上是医保的提前介入,由此可以减少医保基金在吸烟引发疾病上的支出费用。这实际上是一个观念问题,政策制定者、公众在这个问题上都需要转变观念。一直有人认为,医保戒烟是吸烟者占了便宜,损害了不吸烟参保者的利益,这是一个思维误区,事实上,戒烟的人越多、戒烟成功率越高,越利于公共利益、公众安全。

同时,针对不愿意主动戒烟的烟民,还需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冯丹龙建议制定增加吸烟者参保费用的政策,这也算一种负向激励,道理上也能说得通:吸烟既导致疾病或潜在健康隐患,未来或现在会增加医保费用支出,吸烟的参保者就应该适当增加缴费。而更能促动烟民戒烟的手段是公共场所、公用区域禁烟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特别是执行。允许吸烟的空间越少,对公共场所吸烟的管制与谴责越严厉,烟民戒烟的愿望也会越高。全国首家戒烟门诊北京朝阳区的戒烟门诊创办20年来,每年只有几百烟民前去就诊,而北京约有400万烟民,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烟民都缺少主动“戒烟就医”的意识。那么,戒烟纳入医保的同时,最大限度缩小允许吸烟的空间,以增强戒烟强制力,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戒烟费用纳入医保的目的是全民健康的要求,那么这个问题上既不应该过多地计算消耗医保资金的小账,也不要质疑公平问题——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反之,如果到处都弥漫着二手烟、三手烟,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于此而言,医保戒烟政策当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有关方面应尽早制定政策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最大的障碍,恐怕是“烟草经济”利益攸关层面的不爽;这些年来国家禁烟的步子所以走得慢,来自“经济贡献率”名义的阻力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我认为,医保戒烟可能不只是一个医保政策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但首先需要突破的是观念上的障碍:将 “戒烟”纳入“医疗”概念。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马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