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带您探秘海昏侯 宫斗?火锅?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汉朝故事
2016年3月2日,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441组件来自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与公众见面。同时召开的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也首次披露墓主人的神秘面纱,墓主人正是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这位在史书中荒淫无度的海昏侯,通过沉睡2000年的陪葬品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呢?
当过27天皇帝 33年传奇人生
墓主人刘贺的身份极具传奇色彩,刘贺一生经历王、帝、庶民、侯4种身份:4岁为王,18岁称帝,在位27天后遭废黜,其后以平民身份被幽禁在山东近10年,29岁又被封为海昏侯并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此后不到5年就在封地去世,终年33岁。他的爷爷正是汉武大帝刘彻;其祖母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如此显贵的身份和传奇的经历,海昏侯身上有太多需要解开的秘密。
说文解字海昏侯名字的由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时讲道理的,行文造字都有其根据可说。“海”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就是我们说的湖,如我们熟知的北京的后海、北海、什刹海,至今云南、西藏等地还把湖叫做海。“昏”字,在甲骨文中写着:一个侧立着的伸出一只手的人,手下面是一个太阳,“昏”字的本义就是黄昏。古人依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辨别东西方向。“东(东)”字的字形是太阳刚刚升起到树干,因此表示“东方”。那么,太阳落到人的手下的“昏”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示“西方”了。因此,把“海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湖西”“鄱阳湖的西面”。侯为西汉所封的爵位。
什么证据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考古是一项十分严谨的科研行为,考古的佐证讲究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表示可以确定海昏侯墓主人身份的直接有在内棺墓主人遗骸腰部位置“刘贺”名字的玉印一枚以及李贺写给皇帝的竹简和一枚“大刘记印”。
汉代印章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信立祥所说的金印指的是官印。据《汉官仪》中记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据此推测,刘贺内棺中如发现官印,极可能为黄金印龟钮。刘贺墓的主椁室东南面此前曾出土一枚玉质龟钮的“大刘记印”,印面突出了“刘”这一姓氏,却回避了刘贺的个人信息,专家判断其为刘贺处理家族事物的私印。
大刘记印(摄影千龙网李继业)
关于墓主人身份的间接证据有模式中发现的近10吨五铢钱最晚的年代是汉宣帝。考古的间接证据就是缩小人物断代的区间。汉墓整体的规制、以及出土的大量的黄金符合墓主人显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