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e观察]2016年全国两会10大经济热词 不知道你就out了(2)

2016-03-02 08:5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6年全国两会经济热词六:一带一路 

聚焦:区域协同如何破除利益藩篱

每年年初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可谓是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与吹风。如果从今年地方两会上找全国两会的热点,“一带一路”将不可或缺。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

作为一项同时关系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近一年半。面对国内外关切,“一带一路”将有哪些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亦是国内外舆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其实,不光是“一带一路”,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正式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不过,既然是协同,如何破除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是外界聚焦的另一议题。

2016年全国两会经济热词七:金融改革

聚焦:金融改革如何助力实体经济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关键时期,金融改革的迫切性尤为明显。那么,下一步如何维护金融稳定、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同时又服务于供给侧改革必将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

不可否认,过去一年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最亮眼的有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此外,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如新三板扩容、A股“发行注册制”时间表落地、“811”新汇改等等方面,能感觉到巨大的改革推动力量。

当今国内对于货币问题关注过多,对经济实业关注太少,即使货币贬值也不能发挥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反而会扩大金融投机的恐慌心理。金融专业不足是影响我国货币发展的重要基础,值得高度重视,需引起警惕。因此,此时更担忧的是风险,未来加强实业经济才是根本任务与长远根基。

近期的人民币贬值过程已经验证了交易投机性很强。查处虚假贸易时贸易数据滑坡严重,表明汇率根基错位价格要素严重。我们需要调整思路与结构,以实体经济为主,以外贸发展为主,汇率对其意义才会正常。

2016年全国两会经济热词八:养老金

聚焦:养老金“并轨”后的疑问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2016年全国两会经济热词九:创业

聚焦: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

从去年全国两会以来,李克强不下十次公开谈及创业问题,更是宣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

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式“创业潮”前景如何?政府如何为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扫清路障并保驾护航?今年的全国两会,这一话题期待代表委员们的讨论。

2016年全国两会经济热词十:价格改革

聚焦:改革如何破除“一放了之”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2015年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从铁路运输到民航客运,从房地产经纪到小区停车,改革速度令人吃惊。

据介绍,今年内中国还将再分两批放开多项价格,其中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电力输配价格等都在改革之列。

价格放开会不会导致价格大涨?一些领域的价格乱象如何治理?价改会不会进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伴随着更多领域的价改推进,这一关系民生福祉的改革,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本文综合自证券时报、法制日报、中国新闻网、环球网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