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并不仅仅青睐于寒冷的冬季,乍暖还寒的早春也是脑梗的高发期。有资料显示,70%以上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部分人会误以为是春困。那么,除了犯困,早期脑梗还有哪些征兆?生活中,如何预防脑梗?突发脑梗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近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咨询了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徐冰主任。
远离脑梗八个危险因素
徐冰介绍,高血压、房颤、吸烟、糖尿病、运动少、体重超标、高血脂、卒中家族史是脑梗发生的八个关键危险因素。远离脑梗,首先要远离这些因素。
此外,以往脑梗大都是老年人发病,但是近几年,脑卒中发病年龄日益提前,大多是40岁至59岁的男性,这些人往往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重要角色,工作压力极大,部分人一般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有的才40岁出头,晚上就要依靠安眠药维持良好睡眠,白天则需要浓咖啡浓茶提精神;饮食上也极不规律,高盐高油高脂食品摄入过多,长此以往,血液不健康、血管脆弱,极易发生脑卒中。
因此,这类人群要格外做好预防措施。
注意识别脑梗早期表现
那么,怎样识别早期脑梗呢?徐冰介绍,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梗的可能:⑴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⑵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⑶说话不清楚或语言理解困难;⑷双眼向一侧凝视;⑸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⑹头晕、眩晕伴恶心、呕吐等。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时,应当立即拨打“120”或及时赶到能溶栓的医院就诊。
送到能溶栓的医院最关键
目前世界公认的静脉溶栓治疗是降低脑梗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唯一有效手段,不过溶栓的黄金期间一定要掌握好,要控制在4.5小时内,以免梗死时间延长,受损的神经元就彻底死亡无法挽救留下终身后遗症。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作为国家级脑卒中筛查基地,对卒中的超早期溶栓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际上要求,患者到达医院后60分钟内,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排除溶栓禁忌,立刻应用静脉溶栓药物,这个时间简称DNT。在市一院神经内科急诊设有溶栓绿色通道,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缜密的溶栓路径及治疗方案,并积极联合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等,为溶栓扫清障碍。患者到达急诊40-50分钟就能开始静脉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