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医院牙患病者增多。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各种大小聚会连轴转,丰盛诱人的大餐一顿接着一顿,忙乐了一张嘴,却也累坏了一口牙。记者从市内部分口腔门诊了解到,春节过后因牙髓炎症、根尖周疾病、口腔溃疡等口腔急症求诊的患者比平日明显增多。
案例:吃坚果把牙咬崩了
叶小姐(化名)是一位节目主持人,春节放假期间她却遭遇到一件烦心事。年初二,口腔中一声细微的“砰”,让叶小姐随即疼痛得捂住了嘴巴。原来,一颗坚果仁让叶小姐的前磨牙突然崩裂了。剧烈的疼痛过后,叶小姐刷牙时发现这颗受损的牙齿非常敏感,冷水一刺激就是剧烈的疼痛,咀嚼时也感觉无力和隐隐作痛。
“咀嚼坚硬的食物,可以导致牙隐裂。这种情况虽然表面上看牙体完整,但当咀嚼时,摩擦力促使裂纹两侧的组织产生相对运动,机械和摩擦产生的热都可能激惹牙髓神经,引起疼痛。”爱顿口腔的叶医生告诉记者,像叶小姐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市民在面对美味的诱惑时往往忽略了“心疼”自己的牙齿,啃骨头、咬坚果、用牙齿充当“启瓶器”……这些危险的行为,让那些本来就不健康的牙齿,在重负和猛烈的压力下,很容易就发生劈裂或者意外折断。
警惕:牙疼成节后综合征之一
记者从市内部分口腔门诊获悉,春节后因牙髓炎症、根尖周疾病、口腔溃疡等口腔急症求诊的患者比平日明显增多,主要症状表现在牙酸、牙痛,牙松弛、牙损坏和牙缺失。
症状一:牙酸牙痛
年后到牙科求诊的患者中,最常表述的症状便是牙酸、牙痛和蛀牙。针对牙酸牙痛,最基本的就是要对牙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可以通过医学口腔清洁进行彻底清洁。蛀牙则需及时进行补牙。
症状二:牙松弛牙损坏
瓜子、坚果类都是春节期间的紧俏食品,但这类食品都较硬,食用多了就造成很多人牙齿松弛、牙缝隙过大,或者牙齿损伤。一旦发现牙松弛、牙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矫正,而一旦错过牙齿修复的最好时期,那么牙齿很可能“保不住”。
症状三:牙缺失
不少中老年人表示,牙齿“每逢春节掉几颗”。春节各种大鱼大肉,不忍拒绝,但牙齿使用过多,本就松松垮垮的牙齿纷纷掉落。
目前,种植牙是解决牙齿缺失的优选方式,不管是从外观上还是功能上,能与真牙媲美,而且种牙过程简单无痛,不但适用于年轻人,更适用于中老年人。
提醒:牙齿敏感可能牙周病前兆
不少朋友可能都会经历过牙齿容易敏感、酸痛的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后才能缓解,殊不知这个看似是个小症状,却是提醒你牙周可能出现问题的信号。
医生提醒,出现牙酸、牙疼、牙齿敏感等情况,应该及时到牙科检查,以免状况继续加重,甚至会伤及牙髓。一旦出现牙齿隐裂的情况,要及时就医,防止对牙齿的“二次伤害”。因为牙隐裂初期还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做牙冠等保住牙齿;如果牙齿完全裂开,那么只能通过拔牙解决。
聪明地吃零食保护牙齿
拥有一口好牙,就能吃嘛嘛香!所以,市民在日常选择食物时,需要关照到自己牙齿的承受能力。例如吃瓜子、核桃等坚果类零食,或者是甘蔗、骨头、螃蟹等硬物时,不要用力啃咬,要使用专门的工具。
另外,不要过度地摄入饮料、爆米花、曲奇等甜食,以防发生龋齿。滚烫的食物,例如火锅,也易烫伤口腔黏膜,增大溃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