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国内媒体纷纷聚焦深圳菜价飞涨。但本地市场监管等部门好像啥也没发生过一样,没有看到其出来给个说法,更不见采取什么做法。
菜价飞涨,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可想而知。春节期间,不少收入较低的来深建设者留在深圳过年,这个群体对菜价上涨很是敏感。一路蹿升的菜价,必然会让大家“菜篮子”里的菜比平时品种少了、重量轻了,这个春节的餐桌也会随之变得单调甚至有几分让人难为情。
诚然,菜价飞涨与蔬菜供应量因节前低温雨雪天气而减少有关。供应量减少会抬高物价,就有老板称因为进货价提升,卖“天价香菜”也没什么赚头,所以,菜价飞涨有合理的因素在。
但是,菜价飞涨,有没有瞅准春节这个蔬菜消费旺盛时段而哄抬物价的因素?这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进行调查并公布结果。
此外,菜价飞涨广泛影响到了消费心理和市民生活,达到了价格异动的程度。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不应“关门过年”,而应积极干预,努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积极联合交通等部门,加强蔬菜的调运和投放,尽力实现节日蔬菜物丰价稳。同时,应当通过平抑物价惠民工程售卖车等渠道,增加供应、平抑价格,让人们有菜买、买得起。
如果监管部门在菜价飞涨、市民喊贵甚至过节都受到影响的时候,还不出来发挥作用,让人作何感想?希望以后每逢菜价飞涨,相关部门都能有所作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当然要尊重,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句话也应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