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年了,离家在外的单身青年们也陆续回乡面对催婚高潮,网络上更是流传出“先发制人”、“破罐破摔”等终极反催婚攻略以供单身青年们与父亲母亲、三姑六婆斗智斗勇。爸爸妈妈们希望孩子能早日找到归宿的苦心可以理解,但千万别让关心成为了压力,让“探亲”成了“相亲”,好心却办了坏事。
时刻将“结婚”挂在嘴边
有的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就总爱唠叨“结婚”这档子事,甚至在过年时召集亲朋好友“轮番轰炸”,觉得这样可以给孩子施加点压力以便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慢慢地,子女可能对你的这些话“充耳不闻”。孩子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让亲戚朋友来劝自己去相亲、结婚难免会觉得没面子。所以父母们别老将“结婚”挂在嘴边催促孩子,如此下来孩子厌烦,您也疲惫。
安排相亲对象过多过急
孩子过年回家,本想多陪伴父母家人过个团圆年,不曾想初一到初七都被安排了相亲对象,大龄青年遭遇尴尬的“每逢佳节被相亲”,孩子心中怎能不有所怨言,这样明年他们就可能不想或是不敢回家过年。有部分爸爸妈妈不管孩子的感受,只要感觉和对方门当户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逼着孩子去相亲,反正只要看对眼了就行,感情可以慢慢培养,这样的相亲不仅劳而无功,反而让年轻人产生了抵触心理,让相亲成了“走马观花”的形式。相亲可以安排,但不要频率过高,多问问孩子的意见会更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婚姻不是为了给家长一个交代而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而是两个相恋的人的用心经营属于二人的幸福,因此不提倡家长们催促和逼迫孩子相亲或结婚。家长们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身边有了一个值得信任、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或者直接向孩子表达希望早日有儿孙在侧的期盼。父母和孩子都应该理解对方,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好好谈一次,而不是每到逢年过节都来上演一次激烈的催婚戏码。孩子应向父母表达真实的想法,不应欺骗、搪塞父母,爸爸妈妈们也不要使用“一哭二闹”等方法来威逼利诱孩子,理性催婚才能相互理解,过个和和美美的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