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下降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4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1月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在连续四个月上升后有所下降,总指数为44.9。
子指数具体表现为:大盘抗跌指数53.8、大盘反弹指数45.5、大盘乐观指数41.9、股票估值指数45.3、买入指数42.3、国内经济政策指数45.6、国内经济基本面指数37.1、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指数29.8。
调查显示,多数投资者认为目前大盘抗跌性较强。报告分析称,在经历了前期快速下探后,多数投资者认为市场已步入底部区域,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1月大盘抗跌指数仍保持在50中性值以上。认为上证综指在未来一个月内下跌10%的可能性较大的投资者占27.9%;认为未来六个月内下跌30%的可能性较大的投资者占16.5%。
近六成投资者看好大盘下跌后的反弹能力,超半数投资者认为大盘未来以反弹整固为主,近六成投资者认可目前股票估值水平,近半数投资者倾向持仓观望。投资者认为国内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有待观察,我国宏观经济仍有待改善。
国务院:尽快出台P2P与股权众筹监管规则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4日发布。意见要求,加快民间融资和金融新业态法规制度建设。尽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规范民间融资市场主体,拓宽合法融资渠道。尽快出台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监管规则,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深入研究规范投资理财、非融资性担保等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的政策措施,及时出台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有关政策。
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置非法集资相关法律法规。梳理非法集资有关法律规定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罪名适用、量刑标准、刑民交叉、涉案财物处置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建立健全非法集资刑事诉讼涉案财物保管移送、审前返还、先行处置、违法所得追缴、执行等制度程序。修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研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与司法机关在案件查处和善后处置阶段的职责划分,完善非法集资案件处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