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勿大意 春节前后警惕“温差病”(3)

2016-02-01 10:48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挥别寒潮迎“回南” 春节前后警惕“温差病”

心脑血管病

突发胸痛 当心主动脉夹层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程康林主任医师指出,严寒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血管受到寒冷天气的刺激而收缩,进而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造成心血管疾病发作。寒冷天气下,有高血压病史的老人要注意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量。如果有突发胸痛,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更要提防主动脉夹层等急病的风险,必须尽快就医。

程康林建议,除了注意防寒保暖和按时用药外,也不要忽视生活习惯和情绪波动对身体的影响,要避免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等。他建议,老年人应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维持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切不可因寒冷而贪眠,在清晨醒后,最好先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血管疾病。老年人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不要选择爬山、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

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神经痛高发 患者要坚持用药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科李中主任医师指出,降温以来,中风病人和神经痛患者有所增加。寒冷天气令神经格外“敏感”,有些人被冷风一吹便头痛欲裂。

有老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有人先是出现一过性的手麻、失语等“小卒中”症状,由于很快好转,就没有放在心上,谁知过几天便突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严重者偏瘫。李中主任医师指出,老年人的抵抗力大多较一般人弱,气温突变常使机体疲劳、心脏功能减低,全身血容量减少还会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及血液黏稠度。

李中提醒,脑血管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病人一定要定期复诊,随时关注病情的变化。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因为代谢有问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血栓这种情况。所以,有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积极治疗。

特别要提醒的是,随着气温回升,潮湿多雨的天气,给病毒孳生创造了理想环境,要警惕病毒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春节前后,人们作息不规律,人体免疫力低下,往往也是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高发的时期,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患者要警惕病情复发。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