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测1月PMI小幅回落至49.6 CPI升至1.8%
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临近春节物价季节性上行,雨雪天气推升食品类价格,1月份前三周食品价格涨多跌少,多位专家预测,2016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8%-2.2%之间,较上月明显回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春节因素拉动服务价格小幅上涨,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在1%到1.2%之间。1月份翘尾因素1.39%,是全年最高值。综合判断,2016年1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8%-2.2%之间。
中科院预测中心预测, 2016年CPI全年大约上涨1.8%,预测区间为1.5%-2.0%之间;PPI和PPIRM全年分别下降4.3%和5.7%;预测区间分别为2.4%-6.1%和3.0%-7.9%之间;预计2016年上半年三大物价指数继续走低,下半年CPI涨幅上升,PPI和PPIRM降幅缩小。
中科院预测显示,2016年,受平稳上涨的消费需求、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温和上涨的房地产价格等因素影响,物价水平将继续上涨;价格机制改革推进,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也将推动物价水平上涨。
21省份提出申建自贸区 内陆省份获批可能性很大
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地方自贸区的争夺明显升温。《经济参考报》根据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建议等公开资料梳理发现,目前国内除了北京、河北、吉林、山西、青海、西藏,以及已经设立自贸区的四地之外,其余2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已提出申建自贸区。
相比去年,今年地方申报自贸区热情明显高涨,2015年明确提及自贸区的省份不到十个。江西、云南、浙江、江苏等都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园区/港区。此外,多地的表述也明显更进一层。例如,去年提出“探索推动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海南,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甘肃的表述也从去年的“积极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变为“争取我省申报的自由贸易区试点早日获批”。
总体来看,今年申报自贸区的地区中,中西部内陆沿边省份更为集中。业内认为,相比起沿海省份,内陆沿边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都较为落后,因此对通过开放和创新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继上海、广东、福建、天津之后,内陆地区也被视作第三批自贸区落地的重点区域。
包括湖南、陕西、重庆、宁夏、甘肃、河南均提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升内陆开放水平”等,也将申建内陆自贸区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此外,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广西等沿边地区也大打沿边特色牌,提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边境自由贸易区等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