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寒冷的冬天,大家喜欢选择羊肉、牛肉等食物进补防寒,虽然这些食物御寒效果好,但饮食偏高热高脂。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梁艳彬医生表示,此时不妨吃吃“根”。“冬吃根”的“根”是指以肉质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如竹笋、牛蒡、红薯、萝卜、山药、芋头、莲藕等。
根茎类蔬菜既有其他蔬菜所共有的营养价值,又有高于其他蔬菜的特性,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替代部分主食。另外,根茎类蔬菜价廉物美,在严寒的环境中便于保存,因此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冬笋最佳,肉质细嫩,味鲜爽口,每年的1月至2月份是吃冬笋的好时节。冬笋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尿通便、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春节即将来临,顿顿都是大餐,此时吃些冬笋,能吸附所吃食物中的油脂,有效减少与高脂有关的疾病发生。冬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虽然食用冬笋对身体健康有益,但也有少数人不适宜吃冬笋。冬笋中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所以尿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冬笋中大量的粗纤维不易消化,因此年老体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吃;冬笋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多肽之类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所以过敏体质者应少吃冬笋。
与冬笋一样美味的还有山药。俗话说:“冬天吃山药,胜过吃补药。”山药貌不惊人,却有极佳的补气效果。它的淀粉含量很高,可以为抵御寒气提供较多的热量。其所含的薯蓣皂苷和胆碱、黏液质等成分,不但有利于肌肤保湿,更有防止心血管系统脂肪沉积的作用。
长相酷似山药的牛蒡也是冬季适宜吃的根菜。《本草纲目》中详载: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中医认为,冬天“风邪”盛行,吃牛蒡可疏风散热,帮助人体抵御风邪的侵袭。牛蒡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之首。吃牛蒡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其中含有的纤维成分能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达到利尿通便、预防中风的功效。
□推荐菜谱
山药木耳排骨汤
原料:山药、猪小排、干木耳、姜、枸杞、盐、料酒
做法:猪小排切块,锅中放水并加入一小勺料酒,放入猪小排后大火煮开,煮至五成熟时关火捞出;木耳泡发后去蒂撕小块,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滚刀块,生姜切片,枸杞洗净备用;将猪小排、木耳、山药放入高压锅中,加姜片后倒水,水需没过所有食材,大火煮15分钟后转小火煮10分钟即可关火,撒入枸杞后焖一会儿,加盐调味。
功效:益肾气,健脾胃。